当前位置:262小说网>都市小说>华娱从男模开始> 631、绝对是头号嫌疑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31、绝对是头号嫌疑人!(2 / 2)

确切地说,是一种由几何光纹组成的表意符号系统,初步破译显示,其核心句式结构竟与地球上某些古老象形文字惊人相似。更令人震撼的是,第一个成功解码的短语是:

**“你在吗?”**

不是“我们收到了信息”,也不是“请重复”,而是最朴素、最原始的呼唤??**你在吗?**

那一刻,林昊站在雪地中,泪流满面。

他想起小时候父母离异,他常在夜里躲在衣柜里用手电筒照书,生怕黑暗吞掉自己。他曾无数次默默问:“有没有谁也在这样看着同一片夜空?有没有谁也会害怕?”

现在,四光年外的生命,用尽千年演化出的智慧,终于学会了问出同一句话。

他颤抖着手回复:“我在。我一直都在。”

消息发送后,他瘫坐在雪地上,任寒风刮过脸颊。许久,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口哨??那是阿普朵玛送他的临别礼物,用兽骨制成,能吹出傈僳族最古老的召唤调。

他深吸一口气,吹响了第一个音符。

清亮的哨声刺破寂静,回荡在群山之间。几只雪鸽从崖壁飞起,翅膀拍打着晨光。

而在遥远的太空,“回声号”接收到这段音频后,立即启动应急协议。因其频率中含有独特的生物谐波特征,系统判定为“高优先级情感信号”,自动插入下一波传输序列。

日内瓦控制中心内,王璐盯着屏幕,忽然发现晶体星传来的信号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本规律的脉冲节奏被打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规则波动,类似于人类情绪激动时的心电图。

“他们在……回应哨声。”她喃喃道,“他们正在模仿它的频率。”

技术人员紧急建模,将外来信号转化为可视波形。当图形展开时,全场鸦雀无声。

那是一段旋律。

虽然扭曲、断续,如同初学者笨拙地拨动琴弦,但它确实遵循了傈僳族传统音阶,且主音落在与中国口哨相同的基频上。

更不可思议的是,结尾处有一个微弱的上滑音??那是阿普朵玛教林昊时强调的“留尾韵”,代表“尚未结束,仍在等待”。

“他们学会了。”王璐哽咽,“他们真的学会了。”

几个月后,林昊重返云南山村,探望阿普朵玛老人。可当他抵达时,得知老人已在一个月前去世。村民们说,临终前最后一晚,他还坚持奏完《归途》,然后笑着说:“祖先来接我了。”

林昊跪在火塘边,将一卷录音带投入火焰。那是老人所有的曲目合集,也是他答应送往星空的声音。

火光映着他沉静的脸。

几天后,日内瓦传来最新消息:晶体星连续七十二小时发送同一条信号,内容不断重复,直至能量耗尽自动休眠。经破译,那是一句极其简单的回应:

**“听见了。”**

三个字,跨越四光年,穿透亿万公里虚空,落在人类耳中,重若千钧。

林昊没有庆祝,也没有流泪。他只是打开摄像机,录下自己坐在火塘旁的身影,轻声说:“谢谢你们听。接下来,轮到我们学习如何听了。”

从此,他发起“倾听计划”,在全球设立一百个静音观测站,配备超高灵敏度传感器,专门捕捉自然界中可能蕴含信息的异常波动:候鸟迁徙时翅膀划过的电磁扰动、鲸鱼歌声在海底引发的共振、甚至植物根系在土壤中的微电流交流……

“也许他们早已一直在说话。”他对团队说,“只是我们太吵,从未安静下来听过。”

一年后的春分日,“地球心跳年典”第二次全球同步采集如期举行。主题是:“成长”。

内容包括:一名叙利亚女孩第一次用假肢奔跑的画面、巴西雨林原住民用身体绘制部落图腾的过程、东京养老院老人与机器人孙子对话的录音、还有青海湖那只高原鼠兔,如今已有了三只幼崽,在晨光中追逐嬉戏……

传输完成那一刻,宇宙再次回应。

这一次,是一段持续九分钟的光影动画。

画面中,那棵由晶体构成的“地球树”缓缓开花,花瓣飘落之处,地面升起新的光芽。每一株幼苗内部,都闪烁着不同文明的标志性符号:汉字、梵文、玛雅历法、因纽特冰雕纹样……最终,所有光芽连成一片森林,齐齐向某一方向倾斜,如同集体致敬。

艾琳将其命名为《回应之森》,并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指出:“该信号展现出明确的文化共情能力,表明目标文明已进入‘双向意义建构’阶段。我们不再只是单向输出,而是参与了一场真正的跨星际对话。”

林昊读完论文,走出实验室,抬头望向夜空。

繁星如尘,静默流转。

他忽然笑了。

他知道,这场对话才刚刚开始。

而他愿意用余生,继续说下去,也听下去。

因为在这个广袤冷漠的宇宙里,最伟大的奇迹从来不是科技,不是速度,不是征服。

而是两个孤独的灵魂,隔着无尽黑暗,终于学会彼此问候。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