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青想要夺回燕云十六州,至少先要将内忧解决,仅是这一环,他便需用三十年之功。”
眼下,不只是他有很多事要做,赵长青也有。
这个时候去收复燕云十六州,无异于是拿大周的国祚来开玩笑。
所以,两地十年太平一事,赵长青巴不得促成。
“朝廷为了监视咱们龙虎山可谓煞费苦心,为全今后大计,朝廷那边,我们龙虎山,也要能说得上话。”
这是张道之让张虎担任左正一职的真正良苦用心。
听到这里。
张虎在看向张道之时,忽而脸色一怔,神情肃穆道:
“真人师弟,你如今...”
“越来越像师父他老人家了。”
若张道之孤身一人,自是天不怕地不怕,又何需顾及什么朝廷?
但他是天师,就必须要为了龙虎山的传承负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优先为天师府考虑。
这是一种担当,更是一种责任。
老天师张先便是如此。
异士界内,与张先同代的异士,经常会由衷称赞他收了一个好弟子。
可以让龙虎山至少再昌盛一甲子。
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承负的意义。
张先走上什么路,身为他弟子与传承者的张道之,也会走向那条路。
而张道之所收的弟子亦是如此。
如果有什么事情,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
那便两代、三代,前赴后继,愚公移山,唯此而已。
...
蕴通子下葬当日。
张道之亲自为其立碑,碑上除了法号籍贯之外。
对于生平描述,仅有四字——舍身证道。
他思来想去,认为,没有任何文字上的描述,比这四个字更为恰当。
而这四个字,也是他要教给龙虎山年轻一辈弟子的东西,
“自你等入我山门,便需知修道非为逍遥。”
“昔祖天师斩妖沥血,今蕴通子以雷火焚身,皆因道在苍生。”
“道心所至,虽死犹生。”
待张道之话音落下。
无数龙虎山弟子,包括赵长歌等人在内,皆是齐齐朗声道:
“诸天气荡荡,我道日兴隆。”
“诸天气荡荡...”
“...”
声势宛若万钧雷霆,惊天动地。
张道之面露苦色,轻轻抚摸着碑文上的那四个大字‘舍身证道’,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