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夜读全唐诗> 第231章 武则天《登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1章 武则天《登歌》(2 / 2)

? 颔联:“笙镛合奏,文物惟新。”此联如同一幅生动鲜活的画卷,徐徐铺展开祭祀现场的盛大场景。“笙镛合奏”,笙与镛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发出悠扬、庄重的乐声。在祭祀的特定氛围中,这和谐的音乐仿佛穿越时空,沟通着人与祖先的灵魂,使整个祭祀仪式更添一份神圣与庄严。音乐在古代祭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既能营造肃穆的氛围,又能表达人们内心的情感。“文物惟新”,祭祀所用的礼器、祭物等,都焕然一新。这些崭新的物品,不仅仅是物质的呈现,更是对祖先敬重的具体体现。每一件精心准备的祭品,每一件崭新的礼器,都饱含着后人对祖先的尊崇与敬意,彰显出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 。

? 颈联:“敬遵茂典,敢择良辰。”诗歌的笔触在这一联中,深入到对祭祀态度和细节的刻画。“敬遵茂典”,武则天强调在祭祀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古老而完备的典章制度。这些典章制度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的沉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准则。严格遵循这些规定,既是对祖先的尊重,也是对传统的传承。“敢择良辰”,选择一个吉利的日子举行祭祀,并非迷信之举,而是古人对祭祀活动的慎重对待。良辰吉日象征着美好的期许,希望在这个特殊的时刻,祖先能够感受到后人的敬意与诚意,同时也期望得到祖先的庇佑,让国家风调雨顺、繁荣昌盛。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武则天对祭祀活动的严谨态度以及对传统礼仪的虔诚遵循 。

? 尾联:“絜诚斯着,奠谒方申。”在诗的结尾,武则天直抒胸臆,表达出对祖先最为纯粹和真挚的敬意。“絜诚斯着”,以最为纯洁、毫无杂质的诚意进行祭祀,这是对祖先最质朴的情感表达。在祭祀中,诚意是最重要的,只有怀着一颗赤诚之心,才能真正与祖先的灵魂相通。“奠谒方申”,此时,祭祀的仪式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祭品已摆放整齐,人们怀着崇敬之情向祖先奠酒、叩拜。这一庄重的仪式,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表达,更是对祖先怀念之情的集中宣泄,展现出武则天对祖先的深切怀念以及对传统的坚守 。

通览全诗,《唐明堂乐章·登歌》宛如一首庄重肃穆的祭祀赞歌,通过对宗祀祭祀各个环节的细腻描绘,全方位地展现出武则天对祖先的无限崇敬、对传统的坚定守护,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殷切期望。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笙镛”象征祭祀的庄重氛围,“文物”体现对祖先的敬重;同时,还蕴含着诸多历史典故和文化内涵,使诗句更加意蕴深长。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饱含深情,意境深远而庄重,充分彰显出武则天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艺术造诣。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是一篇祭祀祖先的华丽辞章,更是武则天作为统治者对国家治理理念的一种独特表达。它深刻反映出她对礼仪制度的高度重视,认为礼仪是国家秩序的基石,只有坚守传统礼仪,才能凝聚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为后世了解武则天的治国思想和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