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夜读全唐诗> 第371章 明皇祀圜丘乐章之三《肃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1章 明皇祀圜丘乐章之三《肃和》(2 / 2)

“太玉躬奉,参钟首奠”,此联将祭祀仪式中的重要环节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太玉”,那是祭祀中最为珍贵的玉器,它承载着人们对神灵的尊崇与敬意,是献给神灵的无上祭品。而“躬奉”二字,更是力透纸背,皇帝亲自双手捧着这珍贵的玉帛,一步一步走向祭坛,每一步都沉稳而坚定,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畏之情,这不仅体现了皇帝对祭祀活动的高度重视,更彰显出他作为天子,肩负着与神灵沟通、祈求福祉的神圣使命。再看“参钟”,它或许是那在祭祀中悠悠响起的钟声,作为整个仪式的信号或伴奏,每一声钟鸣都仿佛在诉说着对神灵的呼唤,回荡在天地之间。“首奠”,这是整个祭祀仪式中首先进行的奠祭环节,它如同开启祭祀大门的一把钥匙,具有至关重要的开启性意义,强调了这一环节在整个祭祀流程中的关键地位,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祭祀仪式的规范性与严谨性。

“簠簋聿升,牺牲递荐”,这一联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祭祀中供奉祭品的过程。“簠簋”,这些古老而庄重的礼器,在祭祀时承载着各式各样的祭品,它们被恭敬地呈上,“聿升”二字,生动地展现出人们小心翼翼、满怀敬意地将祭品奉上祭坛的场景,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仪式感。“牺牲”,那些精心挑选的牛、羊等牲畜,它们是祭祀中不可或缺的祭品,代表着人们最诚挚的心意。“递荐”,依次进献,仿佛是一场有序的献礼仪式,一头接着一头的牲畜被送上祭坛,丰富多样的祭品展示出祭祀的隆重与盛大,每一份祭品都饱含着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供奉,每一次进献都传递着人们对神灵的深深敬意。

“昭事颙若,存存以伣”,作为整首诗的总结之联,深刻地揭示了祭祀的核心精神。“昭事”,直白地表明了祭祀活动的本质,即为了表达对神灵的崇高敬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而“颙若”一词,将祭祀者们恭敬、肃穆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的眼神中充满敬畏,姿态中尽显虔诚,在神灵面前,他们是如此的谦卑与庄重。“存存以伣”,“存存”所蕴含的是祭祀者们那发自内心的诚心诚意,没有丝毫的虚假与做作,他们带着最纯粹的心灵来参与祭祀;“以伣”则寄托着他们深深的期望,希望通过这场庄重的祭祀活动,能够获得神灵的庇佑,让国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让人民幸福安康、安居乐业。

整体而言,《肃和》这首祭祀乐章,宛如一颗闪耀着古老光辉的明珠。其语言庄重典雅,每一个字词都仿佛经过精心雕琢,充满了仪式感;节奏舒缓有序,如同那缓缓流淌的历史长河,带着我们慢慢领略祭祀的每一个细节。它通过对祭祀过程的细腻描绘,全方位地展现了唐代祭祀文化的严谨与丰富。在这里,我们既能看到对祭祀仪式规范的严格遵循,又能深切感受到祭祀者内心深处那份浓浓的虔诚敬意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祈愿。这首诗就像是一扇通往古代祭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真切地感受到古代祭祀的庄重与神圣,领略其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精神寄托,使那段古老的历史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