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夜读全唐诗> 第620章 仪坤庙乐章之五《雍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0章 仪坤庙乐章之五《雍和》(2 / 2)

? 簠簋(fǔ guǐ):盛粮食的器皿。芬铋(bì):形容香气浓郁(“铋”通“苾”,指芳香)。

5. 鱼腊荐美,牲牷表洁

? 鱼腊:风干的鱼。荐美:进献美味。

? 牲牷:纯色完整的牲畜(如牛、羊)。表洁:表明祭品洁净无染。

6. 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 戢(jí):收敛,此处指谨慎准备。将:奉持,携带祭品。

? 载迎载列:一边迎接神灵,一边陈列祭品(“载…载…”表并列动作)。

三、译文

酌郁鬯酒行灌地之礼,香蒿燃烧腾起芬芳。

笾豆洁净精美,簠簋盛满芳香谷物。

风干鱼进献美味,纯色牲畜彰显洁净。

谨慎奉持祭品,恭敬迎接神灵,一一陈列齐整。

四、文化背景

此诗为宗庙祭祀乐章,细致描绘祭祀流程:从“祼礼”(灌酒祭神)到“萧祭”(燃香蒿通神),再到陈列笾豆、簠簋中的祭品(粮食、鱼腊、牲畜),强调祭品的洁净(“静嘉”“洁”)与仪式的庄敬(“戢”“将”)。全诗以四字短句为主,节奏紧凑,用词典雅,体现古代祭祀对“礼”(程序)与“诚”(心意)的双重重视,反映儒家“敬天法祖”的礼制思想及“洁净精微”的祭祀美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祭祀活动一直是华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祖先的追思、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唐代郑善玉创作的这首《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雍和》,作为特定祭祀场合的乐章,以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勾勒出祭祀仪坤庙时庄严肃穆的场景,让后人得以一窥古代祭祀文化的深邃底蕴。

诗的开篇“酌郁既灌,芗萧方爇”,宛如一声悠扬的钟磬之音,拉开了祭祀的序幕。“酌郁既灌”,“酌郁”指的是斟满香气浓郁的郁鬯酒,这是一种用黑黍和郁金草酿成的美酒,在古代祭祀中被视为极为珍贵的祭品。一个“灌”字,将祭祀者倾注美酒的动作刻画得栩栩如生,这一动作不仅流畅自然,更蕴含着深深的敬意与虔诚。当那金黄的酒液缓缓注入大地,仿佛是在向祖先或神灵传递着人间的敬意与思念,每一滴酒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祭祀仪式的庄重与严谨,也开启了这场与神灵沟通的神圣之旅。“芗萧方爇”,“芗萧”是一种散发着香气的香草,“爇”即燃烧。随着香草被点燃,袅袅轻烟升腾而起,弥漫在祭祀的场地上空。那淡淡的香气,仿佛是连接人间与神灵世界的桥梁,为整个祭祀场景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庄重的色彩。轻烟缭绕,如梦如幻,仿佛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让人不禁对即将展开的祭祀仪式充满敬畏与期待。此联开篇便点明祭祀的起始,通过对美酒倾注和香草燃烧这两个关键动作的描写,为祭祀场景奠定了庄重与神圣的基调,让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那浓厚的祭祀氛围。

颔联“笾豆静器,簠簋芬飶”将镜头聚焦到祭祀所用的器具和祭品上。“笾豆静器”,“笾”和“豆”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礼器,形状各异,材质多样,用于盛放各种祭品。一个“静”字,将这些祭器安静摆放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它们整齐地排列在祭祀台上,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彰显出祭祀仪式的严谨与庄重。这些祭器不仅是物质的载体,更是文化与传统的象征,它们的存在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祭祀活动,承载着人们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之情。“簠簋芬飶”,“簠”和“簋”同样是重要的祭器,而“芬飶”一词则生动地描绘出祭器中盛放的食物所散发出来的芬芳香气。这香气四溢的祭品,不仅展示了祭品的丰盛多样,更增添了祭祀的庄重感。每一道祭品都经过精心准备,蕴含着祭祀者的心血与诚意,它们是人们向祖先或神灵表达敬意的具体体现,仿佛在以独特的方式向神灵诉说着人间的感恩与祈愿。此联通过对祭器与祭品细节的细腻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祭祀的庄重氛围,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祭祀现场的肃穆与庄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