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夜读全唐诗> 第671章 享文敬太子庙乐章之五《亚献终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1章 享文敬太子庙乐章之五《亚献终献》(2 / 2)

? 皦绎:形容音节分明、延续不断。

? 庙貌:宗庙的容貌,指宗庙的祭祀仪式。

? 锡:通“赐”,赐予。

译文

甜酒盛满了尊彝,轩悬之乐奏响,人们手持干戚起舞。进入宗庙仿佛祖先就在眼前,登上台阶心中充满虔诚。舞蹈动作快速有力,展现出威严的仪态,乐舞的行列整齐,音节分明而延续不断。正崇尚着宗庙祭祀的礼仪,永远蒙受着君主的恩赐。

在历史的长河中,祭祀活动始终是古人表达对祖先敬意、祈求福祉的重要仪式。崔邠的这首《亚献终献》,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笔画,将一场庄严肃穆的祭祀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全诗虽仅四联,却通过对祭祀仪式的详尽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以及对君恩的感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寄托。

一、诗歌内容与结构

(一)第一联:祭祀开场,庄重开篇

“醴齐泛尊彝,轩县动干戚”,诗歌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了祭祀前紧张而庄重的准备氛围之中。“醴齐”,那是精心酿造、香醇浓郁的美酒,它们被小心翼翼地倾倒进尊彝这古老而庄重的祭祀酒器里,酒水微微荡漾,仿佛承载着后人对祖先无尽的思念与敬意。而“轩县”,指的是祭祀时悬挂的乐器,它们整齐地排列着,随时准备奏响庄重的乐章;“干戚”,作为祭祀舞蹈中使用的盾牌和斧头,静静地摆放着,仿佛在等待着舞者的握持,以展现出威武的舞姿。这一句,从祭品的准备到祭祀器具的陈列,全方位地展现了祭祀的庄重与丰盛,为整个祭祀仪式拉开了肃穆的序幕。

(二)第二联:心怀敬畏,虔诚前行

“入室僾如在,升阶虔所历”,这一联聚焦于祭祀者的行动与心境。当祭祀者缓缓步入祭祀场所,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僾如在”,那是一种仿佛祖先的灵魂近在咫尺、真实可感的状态,让祭祀者内心充满了敬畏与虔诚。每一步前行,祭祀者都心怀敬意,踏上台阶的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庄重而缓慢,“升阶虔所历”,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动作,更是祭祀者内心对祖先深深敬意的外在体现,每一级台阶都承载着祭祀者对祖先的追思与敬仰,将祭祀的庄重和严肃氛围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第三联:舞乐交融,庄严有序

“奋疾合威容,定利舒皦绎”,镜头切换至祭祀仪式的核心环节——舞蹈与音乐的呈现。“奋疾”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舞者的身姿矫健有力,他们的动作刚劲迅猛,充满了力量感;而“合威容”则强调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完美契合,每一个举手投足都与音乐的韵律相呼应,共同展现出祭祀仪式的庄重与威严。“定利”描述了祭祀仪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个环节都顺畅无阻;“舒皦绎”则将音乐和舞蹈的流畅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音符如灵动的溪流,舞蹈如优雅的诗篇,二者交织在一起,进一步凸显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有序,让整个祭祀过程充满了神圣的仪式感。

(四)第四联:祭祀意义,感恩祈愿

“方崇庙貌礼,永被君恩锡”,诗歌的最后一联,升华了祭祀的主题。“方崇庙貌礼”,再次强调了祭祀祖先这一行为的重要性,尊崇祖先,遵循祭祀的礼仪规范,是对先辈的敬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祖先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的尊重。“永被君恩锡”,则笔锋一转,表达了祭祀者对君主的感恩之情,希望君主的恩泽如同温暖的阳光,长久地庇佑着国家和人民,让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这不仅是祭祀者个人的祈愿,更是整个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艺术特色

(一)描写细致

崔邠在诗中对祭祀仪式的描写堪称细致入微。从祭祀前祭品的准备,到祭祀场所的布置;从祭祀者的心理活动,到舞蹈与音乐的呈现,每一个细节都被诗人精准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出来。读者仿佛能够亲眼看到那装满美酒的尊彝,亲耳听到那奏响的祭祀音乐,亲身感受到祭祀者内心的敬畏之情,这种细腻的描写,使诗歌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和代入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