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幕:笔迹重生(深夜11:03)
市公安局物证鉴定室内,三维激光扫描仪正在重构遗体捐献签名笔迹。纸张纤维在432nm激光下显现出重叠压痕——捐献协议下方竟藏着1983年的制药厂员工保密协议!
“这是压力笔迹套印技术,”文书鉴定专家调出光谱分析图,“上层油墨含青铜粉,遮盖了底层的1980年代专用防伪油墨。”
唐静薇突然抓起放大镜观察某个签名转折处:“压痕力度曲线突变!签署者当时在发抖!”生物力学重建显示,签署者右手尺神经曾在签约前33小时遭受电击——与制药厂案受害者伤痕完全吻合。
与此同时,技侦科破解了周海生遗留钥匙的超声波密码。钥匙柄六芒星凹槽在33kHz声波下投射出全息坐标,定位到某核电站废料池底部的钛合金保险柜。
第五幕:冷冻库的哭声(凌晨3:33)
核电站废料池的蓝光映照着蛙人下沉的身影。钛合金保险柜开启瞬间,冷雾中浮现出三十三个玻璃圆柱体——每个都冷冻着1983年制药厂案患儿的病变器官,表面覆盖着不断增殖的青铜色冰晶。
“肝脏标本的基因测序结果出来了!”疾控专家在通讯器里喊,“与ZM-33菌株基因盒同源性达99.3%!他们用三十三年前的病变基因编辑现代菌株!”
唐静薇用镊子夹起器官标签,背面手写记录触目惊心:“1983.9.5,7号样本出现铜依赖性代谢...”突然,所有冷冻罐开始震动,罐内液体沸腾般翻滚。老杨扑过去查看恒温系统,屏幕上红色警报闪烁:“外部供电切断,备用电源仅剩33分钟!”
远处海面上突然亮起探照灯,三艘未注册的快艇呈包围态势逼近。为首的快艇甲板上,黑衣人正在组装某种带青铜部件的喷射装置。
现实罪证锚点
生物犯罪实证
矿洞菌株基因溯源采用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专利号:ZL2024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