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有好几个小孩看着,小孩儿藏不住事,衙役一问,什么都要露馅儿。
现在这个世道,没几个人盼着别人好,大家谁不是盼着其他人死,盘子就那么大。有人做了,更多的人就没得做。
达官显贵也就那么几个,一旦占住了这片山头,坐拥的就是绵延好几代人的富贵荣华,只有大灾大难才能打断这种家族传承和垄断。
土地上最平常最随处可见的东西就是百姓了。百姓是和野草一样贱的东西,百姓是土地上最不起眼的地皮和苔藓,百姓是最平凡最平庸的卑贱东西。百姓是随便烧死一片也不会影响权力格局的鸡肋筹码。
失去城池,君王会心痛。失去子民,君王可不会心痛,他们只会觉得麻烦。
所谓的爱民如子,不过是一种政治宣传口号。皇帝连自己的骨血都严防死守,又谈何爱民如子?
百姓的全部价值就是去死,用百姓的死来成为武将的功勋,用百姓的死来成为文官的政绩,用百姓的死来成为党派之间刺向对方的利刃,用百姓的死来成为一种标准,评断一位一国之君是否合格的标准。
百姓饿死在路边,说明天下粮仓有了蛀虫,粮食的收成和储备都出了问题,要查。
百姓淹死在了洪水中,说明风水卦象出了纰漏,国师可能是个冒牌货。
又或许是水利工程偷工减料,工程质量出了问题,要查。
百姓也不过就是国家的耗材而已。
一将功成万骨枯,百姓可以说死就死,但王和将领必须活着,就算是死了,也得千古留名。
王侯将相是负责排兵布阵,守护城池的,而百姓,只要负责去死就可以了。他们的存在和伤亡无非就是为了烘托出我军的骁勇善战和敌军的凶残暴虐罢了。
百姓只是用来开荒的工具,只是权贵阶级用来低成本大面积占领土地的工具,若不是土地不能收入囊中,王定是要一个人霸占一整个国。
百姓只是土地的附赠产物。
轮回,喝下孟婆汤,忘掉自己曾经看破的一切,重新出生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劳作,日复一日的不断耕耘和收割,让田地里长出新的芽儿,等到秋收之后又重新枯死在地里,来年又再次播种新的种子。
所有的东西都和四季一样,反复轮回。
直到有人提前看破了这一切,从焦灼的土地里抬起头,在日光的暴晒下抬起头。
他看到了无尽的轮回就在眼前,他只是看了那一眼自己的轮回,便万念俱灰。
他死了那么一瞬,从那灰烬中又燃起了新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