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权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窗外,寒风呼啸,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他深知,大宁的未来充满挑战,而在这风云变幻的1398年,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大宁的生死存亡,关乎着百姓的安危。但他有信心,在他和王妃张氏的共同努力下,大宁一定能够在这复杂的局势中保持稳定。朱权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局势如何变幻,他都要守护好大宁这片土地,守护好他的百姓。
第二日清晨,天色微明,朱权便早早起身,前往书房处理政务。王府内一片寂静,只有他的脚步声在回廊中回响。走进书房,朱权看到桌上堆积如山的公文,眉头不禁微微皱起。他深知,每一份公文都关乎大宁的民生与安危,必须谨慎处理。
朱权刚坐下,王府长史周怀瑾便匆匆赶来,神色略显凝重。“王爷,刚收到消息,朝廷派驸马梅殷梅大人将于三日后抵达大宁,说是来视察民生与军事防务情况。”周怀瑾恭敬地说道。朱权闻言,心中一紧,他深知朝廷此时派梅殷前来,绝非仅仅是视察那么简单。联想到朱元璋年事已高,朝廷内部围绕皇位继承的争斗日益激烈,朱允炆作为皇太孙,未来局势充满变数,梅殷又是朱元璋极为信任之人,此番前来,恐怕意在试探自己对朱允炆的态度。“周长史,立刻召集王府各管事以及陈亨、刘真、卜万三位将军,本王要商议应对之策。”朱权神色严肃地吩咐道。
片刻后,众人齐聚书房。朱权将朝廷钦差即将到来的消息告知众人,一时间,书房内气氛凝重。陈亨率先开口:“王爷,朝廷此时派梅殷大人前来,恐怕来者不善。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以免被朝廷抓住把柄。”刘真也点头表示赞同:“陈将军所言极是。我们要立刻加强城防,整顿军队,展示出大宁的军威,让朝廷不敢小觑。”卜万则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除了军事方面,民生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要确保钦差看到大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样才能让朝廷放心。”
朱权听后,微微颔首:“三位将军所言都有道理。陈亨,你即刻安排士兵加强城防,严格检查出入城门的人员和物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引起百姓恐慌;刘真,整顿军队,进行一次全面的军事演练,展示我大宁军队的实力,但不可过于张扬;卜万,你负责民生方面,确保城中各救济点物资充足,同时安排人手清理街道,改善城中环境。周长史,你负责准备好朝廷所需的各项账目和文书,务必做到准确无误。”众人齐声领命,各自散去忙碌。
朱权又单独留下了顾爻和晏昭。“顾先生、晏先生,此次朝廷派梅殷前来,恐怕与朝中皇位继承的争斗有关,大概率是来试探本王对皇太孙的态度。我们必须小心应对,你们有何看法?”朱权问道。顾爻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依属下之见,此次钦差前来,我们一方面要展示出大宁的实力和对朝廷的忠诚,尤其是对皇太孙的拥护;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卷入朝中纷争,保持大宁的相对独立性。”晏昭也点头说道:“顾公所言极是。我们可以在钦差面前主动提及对皇太孙的尊崇,强调大宁在抵御北元、稳定边境方面的重要作用,让朝廷明白大宁的价值。同时,对于朝廷的询问,我们要谨慎回答,不可随意表态。”朱权听后,心中已有了主意:“二位先生所言甚是。本王明白了,此次钦差前来,我们既要展示实力,又要低调行事,更要表明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