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有本要奏……”
这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在金碧辉煌的朝堂上炸响,瞬间将陶毅从踌躇满志的巅峰拉回了现实。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花白的胡须随着他的呼吸微微颤动,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
陶毅眉头微皱,他认得这位老臣,是朝中的元老,平日里沉默寡言,存在感极低,却在几代帝王更迭中屹立不倒,像一棵扎根深厚的古树,见证了无数风雨。
“爱卿有何事要奏?”陶毅的声音沉稳,却隐隐透着一丝不悦。
他深知,这平静的朝堂之下,早已暗流涌动,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
老臣缓缓跪倒,声音嘶哑却字字清晰:“陛下,臣以为,改革之事,万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他的话音刚落,朝堂上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那些原本敢怒不敢言的大臣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纷纷站出来,慷慨陈词,痛斥改革之弊。
“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变!贸然改革,只会动摇国本,引发动乱!”
“陛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何必多此一举,徒增烦恼?”
“陛下!改革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啊!”
一声声反对,一句句指责,如同潮水般涌来,将陶毅淹没。
他感到一阵窒息,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扼住了他的喉咙。
他环顾四周,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仿佛他才是那个祸国殃民的罪人。
陶毅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改革的阻力。
这些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得多,他们就像一张巨大的网,牢牢地束缚着这个国家,任何试图改变现状的举动,都会遭到他们疯狂的反扑。
他感到一阵无力,仿佛自己面对的不是一群大臣,而是一座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改革的道路,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得多。
他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传来一阵刺痛。
下朝后,陶毅神色凝重地回到了寝宫。
江瑶早已等候多时,见他脸色不对,连忙迎上来,关切地问道:“陛下,可是朝堂上发生了什么事?”
陶毅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将朝堂上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江瑶。
江瑶听后,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良久,她抬起头,这些既得利益者,岂会轻易放弃手中的权力?
不过,陛下也不必灰心,我们还有机会。”
陶毅眼中燃起一丝希望:“爱妃有何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