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知道了。”
这低语,像寒冰碎片,刺破了夜的寂静。
陶毅猛地抓起枕边的剑,剑锋在月光下闪过一道冷冽的弧光,却只捕捉到窗棂上摇曳的树影。
“谁?出来!”他厉声喝道,声音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却无人应答。
只有窗外,风声呜咽,仿佛鬼魅的嘲笑。
陶毅的心沉了下去。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警告,更是宣战。
张铭,这个狡猾如狐的漕运官员,终于撕下了伪装,露出了獠牙。
而他,陶毅,这个穿越而来的元朝领袖,却还被蒙在鼓里,像一只被蛛网缠住的猎物,动弹不得。
“他们在暗,我在明……”陶毅喃喃自语,手指紧紧攥着剑柄,指节泛白。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像是被困在迷雾之中,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路。
漕运改革,是他稳定朝纲、巩固权力的关键一步。
可如今,张铭等人的阻挠,让他举步维艰。
他们就像附骨之疽,牢牢吸附在漕运这根大动脉上,贪婪地吸食着国家的血液。
陶毅知道,他不能再等了。
他必须尽快找出张铭的罪证,将这个毒瘤彻底铲除。
否则,漕运改革将毁于一旦,他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他想起之前调查漕运时发现的一些蛛丝马迹,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或许就是破局的关键。
他连夜派人秘密布置,在漕运衙门附近、张铭的府邸周围,都安插了眼线。
这些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忠诚可靠,而且善于伪装。
他们像幽灵一样,潜伏在黑暗中,监视着张铭等人的一举一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刻都像是在煎熬。
陶毅的心,始终悬着,他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害怕被张铭察觉,更害怕……失败。
终于,在第三天的深夜,一个眼线传回了消息。
“大人,张铭今晚在城郊的‘醉仙楼’与几个人密会,行迹十分可疑。”
陶毅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他知道,机会来了!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悄悄地换上了一身便服,带上几个心腹侍卫,直奔“醉仙楼”。
“醉仙楼”内,灯火通明,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
陶毅一行人,悄无声息地潜入其中,在二楼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张铭。
只见张铭正与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低声交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