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护一脸恭敬,上前朝着道行天尊深施一礼,而后轻声问道:“弟子此番辅佐姜师叔前往孟津,未知前路可有什么妨碍之处?还望师尊明示。”
道行天尊微微颔首,目光中透着几分赞许,缓声道:“徒儿啊,你与旁人自是不同。
你可晓得,古往今来,这漫漫修行路上的芸芸众生,历经多少代、多少艰辛的修行客,唯独你,堪称全真第一人。
以你的修为根基,此去孟津,只需依心而行,又何惧阻碍?”
这边厢,杨戬亦是神色凝重,来到玉鼎真人跟前,拱手抱拳,言辞恳切:“弟子即将踏上征途,心中实难安定,不知此去究竟会如何?还请师父为弟子解惑。”
玉鼎真人面露微笑,眼中满是对徒儿的信任,悠然开口:“徒儿,你本非凡俗,修成那八九玄功,奥妙无穷。
有此等神通在身,这天地之间,任你自由驰骋,又有何事能难得住你?只管放心去吧。”
与此同时,李靖满心忧虑,向燃灯道人躬身问询:“弟子此番出行,事关重大,心中忐忑,不知此行是凶是吉?望尊师指点迷津。”
燃灯道人双手合十,宝相庄严,沉吟片刻后说道:“李靖啊,你与众不同,日后有肉身成圣、超凡入圣之功,境界远超凡尘,待得功成,还将在那灵山护法台上留下赫赫威名。如今不过是途中历练,莫要忧心。”
且说诸般事宜交代完毕,众仙与姜子牙依依作别,各自驾起祥云,回返那仙山峻岭、清幽洞府而去。
姜子牙则与武王,率领着一众将领,浩浩荡荡进入西岐城。武王径直奔回宫阙,处理政务,而姜子牙回到帅府,大小将领们皆在府外恭候,只等三日后下教场听点。
次日清晨,阳光洒落,姜子牙头戴金幞头,身着一袭大红袍,腰间束着华贵的玉带,手捧奏本,大步流星走向朝堂。
刚至殿上,便见上大夫散宜生迎上前来,接过姜子牙手中的奏本,轻轻展开,置于御案之上。
姜子牙撩起衣摆,俯身跪地,言辞诚挚地奏道:“微臣姜尚,何其有幸,蒙先王垂青聘用,本欲倾尽所能报答,却未能尽丝毫微薄之力。
如今又承蒙大王您委以重任,拜微臣为将,这般知遇之恩,厚重非常,从古至今,鲜有人及。
微臣怎敢不竭尽犬马之劳,以报答大王的深厚恩情。
今日特呈此表,恳请大王御驾亲征,如此方顺应天意民心,成就大业。”言罢,额头触地,静候王命。
武王端坐于朝堂之上,闻听姜子牙所言,龙颜大悦,双目炯炯有神,当即言道:“相父此举,正与天心契合,实乃顺应大势之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