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宋童生也曾听娘子提及过,只不过私塾离不得人,故而只让人去送了些礼。
“嗐!都是小辈们的事了,咱们这些老头子去了,他们反倒拘束。”
宋老头估摸了下时间,再寒暄下去只怕要在此处用午饭了,于是轻咳两声,正式表明今日来意。
“我今日前来,实则有一事要劳烦路远堂兄……”
说着,宋老头将宋应知拉至二人面前。
“石头,快给你路远爷爷问好!”
宋应知听罢,乖乖地喊了一声“路远爷爷好。”
宋童生早就留意到这个孩子了,只是一直未曾来得及仔细打量。
“堂弟,这是你家的孙儿?”
“这是我大儿子的孩子,前些日子我原本只是想教孩子们识几个字,却无意发现这孩子在读书上极具天赋,为了不耽误孩子,便想着带过来给你瞧瞧。”
宋童生听后,好奇不已。
“哦?这孩子都学了些什么?”
“不怕路远堂哥笑话,我在磁州时,也没念过基本书,这么久了也就教他识得《三字经》和《百家姓》,但这孩子聪慧无比,教过的字,他竟是看了一遍就记住了!!!”
每每提及,宋老头都倍感自豪!他也上过私塾,以石头这般资质,莫说万里挑一,至少考个秀才不成问题!
看一遍就记住了?宋童生来了兴致,莫非这小娃娃有过目不忘之能?
“如此厉害?那我可要考一考了!”
他示意宋应知走到跟前,仔细端详一番,见孩子毫无怯意,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开口问道:
“窦燕山,有义方的下一句是什么?”
宋应知不急不慢回道:
“回爷爷,下一句是:教五子,名俱扬。”
“嗯,不错。”
宋童生满意地点点头,继续问道:“玉不琢,不成器下一句是什么?”
“人不学,不知义。”
……一连问了好几句,宋应知都很快答了出来。
宋童生满意的同时,也想知晓这孩子是否真的过目不忘。
“来人,去书房把我桌上的那本书拿来。”
“是!老爷。”
来了!
见门口的家丁离开,宋应知心知真正的考验来了,能不能留下就看接下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