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选一方面赚了商场的钱,一方面赚了广告植入的钱,一方面赚了选手充值的钱,选手还被利用当了免费的劳动力在那边唱歌,吸引了更多的人流到商场消费,所以其实商场它提高了潜在消费。
也就是说这场游戏商场获利了,广告公司那只六耳猕猴也获利了,买单的人,第一批是被当做免费劳动力的选手,其中有票的选手还会被重点忽悠刷人气票进行消费,其实你人气票就算刷1000万你也进不了真正的节目组,顶多送你几节他所谓的声乐课感谢你的支持,第二就是被吸引过来的游客进行了消费行为。
不仅如此,他们接下来还会找当地的录音室合作,在选手群里发消息说,现在节目组导演需要你们唱歌的 demo,也就是小样。
你们最好去找一个录音室录一下,这里有一家是我们节目组合作的录音室,你们可以去这边录,可以打折,其实就是引流让你过去那家录音室消费,他们又赚一笔引流的广告费。
你录出来的这个demo是纯自娱自乐的,他们标榜会投递到总导演那边,其实纯就是个幌子,你就放心吧,就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哦对,还有连环套,从这个demo里头,他们会选取一些唱的有一些明显瑕疵的歌手,你就想,一个人又来参加比赛,又在一路晋级,一直乖乖留在群里,又去录了demo,对他们是相当言听计从,服从性是非常高。
这个时候,你唱的有一定瑕疵,还在坚持,证明你是非常想做这件事情,但是你还欠缺一些技术,他们会推荐你去上声乐课,然后美其名曰就是和他们节目组合作的声乐老师,实际上又赚一笔广告费,又是引流,把你引过去消费付款。
反正每一个城市在海选那段时间,他们群里头基本上有个几千号人,这些人是栏目组的忠实粉丝,本身怀着梦想来参加比赛,所以对主办方肯定是配合度很高的,这家广告公司,他想把这一部分人,引流到哪里哪里去消费,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
而且海选的商标使用权被一个广告公司给买走,你光听这句话就该明白,他们是奔着搞广告的。。不是重点搞海选的,能够做广告的地方绝对给你全部做满,能够有消费空间的地方绝对刺激你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