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李云霄那坚毅的眼神,那挺拔的身姿,那高亢的歌声,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久违的热血。
“我跟你们一起走!”郭岐大声说道。
他加入了367团的队伍,与战士们一同高唱着《中国军魂》。
“我叫郭岐,中央军校教导总队少校参谋!”
郭岐紧跟在李云霄身后,大声报出了自己的番号和职务。
他的声音,在嘈杂的码头上,显得格外清晰。
“我也跟你们走!”
“还有我!”
“算我一个!”
在郭岐的带动下,又有几名军官,带着十几名中央军校的残兵,以及一部分宪兵总队的士兵,加入了367团的队伍。
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却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不屈的意志。
码头上,还有十几万溃兵。
他们一个个神情沮丧,眼神麻木,仿佛已经失去了灵魂。
他们亲眼目睹了金陵的沦陷,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搏杀,早已被恐惧和绝望所吞噬。
他们只想逃离这里,逃离这个人间地狱。
367团的战士们依然高唱着《中国军魂》,迈着整齐的步伐,从溃兵们中间穿过。
他们的歌声如同利剑一般,刺破了码头上的死寂。
溃兵们看着这支逆流而上的队伍,眼中充满了惊讶和不解。
他们无法理解,在这样的绝境之下,竟然还有人敢于向鬼子发起冲锋。
但是,没有人跟随。
他们已经没有了勇气,也没有了斗志。
他们只想逃命,只想活下去。
367团的队伍继续向前,他们的目标是挹江门。
码头上的难民们,自发地向两边退开,为这支英勇的队伍,让出了一条通道。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他们知道这支队伍是为了他们而战,是为了整个民族而战。
从空中鸟瞰,这是一幅无比壮美的画面。
难民们如同潮水一般向北涌去。
而367团却如同中流砥柱一般逆流而上,向南挺进。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向,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快看!那是什么?!”
正在下关码头附近采访的《远东时报》记者许传音,突然指着远处,惊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