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行营。
与东京皇居的肃杀不同,这里的气氛沉重而压抑,弥漫着挥之不去的焦虑。
收音机里正传来金陵方向断断续续的战况,何辞修、白建生、陈诚等人围拢着,神情凝重。
常校长踱步进来,看了一眼众人,沉声道:“听听日本人的广播。”
侍从官立刻调整频道,刺耳的日语广播随即响起,那是NHK电台的声音。
一个冰冷、傲慢的男声,正用日语宣读着一份声明,随后又用蹩脚的中文重复了一遍。
“……兹最后通牒金陵守军李云霄所属367团,限尔等于明日中午十二时前,放弃抵抗,向皇军投降……”
“……否则,待皇军重炮抵达,必将万炮齐鸣,玉石俱焚!”
广播里顿了顿,又换上了一副虚伪的腔调。
“……大日本帝国发动圣战,旨在帮助中国脱离压迫,实现真正的独立自由……”
“狗屁!”
薛岳猛地一拍桌子,怒不可遏道:“无耻之尤!侵略者竟敢妄谈帮助!”
常校长摆了摆手,示意薛岳稍安勿躁,但他的脸色同样阴沉得可怕。
“连败丧师,国都将失,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去指责敌人的无耻?”
常校长语气沉痛,目光扫过众人,沉声道:“现实是,敌人的重炮即将抵达,金陵危在旦夕!”
他顿了顿,目光最终落在军事委员会作战组组长刘斐身上。
“刘次长,依你判断,李云霄的367团,还能在新街口坚守多久?”
刘斐心中一紧,迎着常校长的目光,他知道必须说实话,哪怕这实话残酷无比。
他艰难地开口:“校长,学生以为,367团……恐怕最多,只能坚持到明日傍晚。”
“一旦日军独立攻城重炮兵第五大队的150mm加农炮展开,新街口的工事……”刘斐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
“将是有死无生。”
话音落下,行营内一片死寂。
何辞修、白建生、陈诚等人心中悚然一惊,他们内心深处其实也认同刘斐的判断,甚至觉得这判断都过于乐观。
但想起之前对战局的种种失误判断,此刻谁也不敢再轻易开口附和,只是默默垂下了头。
听到刘斐这几乎宣判死刑的预测,常校长的脸色,瞬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
常校长缓缓转过身,目光投向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建生。
“健生啊,以你之见,李云霄的367团,守住金陵,守住新街口,还有几分可能?”
白建生眉头紧锁,沉吟片刻,语气艰涩地开口:“校长,金陵大势已去,单凭一个团,怕是……”
他顿了顿,似乎下定了决心:“不过,尚有一线生机。”
“安全区内,尚有十万溃散的弟兄,若能将其重新组织起来,收拢人心,未必不能与日寇决一死战!”
此言一出,众人精神稍振,但常校长却缓缓摇了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