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入了三月,山头绿意渐浓,凉风吹动,山间总会细雨飘飞。苏玄清将褡裢收起,背起一个青竹箱笼。凉风渐湿,将油布在箱笼上搭起,紧紧束带,在小路盘蜒而上。
村子座落于山脚,高低交错,石墙草顶。时至晌午,苏玄清拾阶而上,穿行于窄街曲巷。
村口接壤着菜地粮田,一户农家建在路边。远远而望,一位老妪蹲坐在门口石台上,抱着一根树根拐杖,眼望天空呆呆发愣。苏玄清袖中手指动了动,又举步走向村口。
“这位路过乡亲,可曾看见我家娃子。”
苏玄清刚走到老妪身侧,正要迈向村口,老妪忽然开口问了一句。
“老人家,你家娃子长得什么样子。”
“这位小阿哥,我家娃叫方蝶儿,今年十六了,天天背着篓子打猪草。今天早上出去,现在还没回来。小阿哥见过吗?”
老妪双眼无神,仍直直望向天空,说话间只是双手不停摸索拐杖。
苏玄清走近老妪,低头揖礼,“老人家,你说的女娃我没见到。老人家,能否借一碗,我远路而来,有些口渴。”
“唉——好好好,小阿哥,你稍等。”
老妪颤巍巍站直腰身,用拐杖点戳着地面,挪动脚步踉跄地进入屋内。好一会儿,一手扶门框一手端着一只盛水的葫芦瓢,伸进去也不知递向哪里,“小阿哥,你喝吧,别嫌弃。老天爷保佑啊,我娃子快回来呀。”
苏玄清饮完水,把瓢塞给老妪。接着放下箱笼,等老妪放回水瓢,对老妪说道:“老人家,我是游方道士。今日得你一瓢水,我可以帮你去找找你的孙女。老人家,可有她穿过的衣物。”
老妪一听来了欢喜劲儿,“哎,哎,原来是小道长,老婆子失礼了。有有有,道长稍等。”
摸摸索索一阵子,一件破短袖褂子被苏玄清拿在手里,“你孙女的生辰八字。”
苏玄清取出笔,纸,朱砂,摆放在院里石台。平心静气一会儿,在黄纸上画了一道符,符下寥寥几笔描出一个女孩子,旁边写入生辰八字,夹上一根从衣衫找到的毛发,把纸折成纸鹤状。
然后点燃三柱香,插在地上,手指掐诀在纸鹤上勾画,“敬请日游巡,千里寻血亲。一香敬天,二香敬地,三香神鬼急,千山不挡,神鸟跟寻,去!”
大门口吹进一股小卷风,托起纸鹤悠悠升到院子上空,盘旋一圈,往一个方向飞去。苏玄清拔起右手一根香,走出大门,跟随纸鹤飞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