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的透视眼看见坐在大重悬观门口的师傅天台老祖,禁不住热泪横流。
七座小轿车在距离悬观七八里的空地上停了下来,牛凯伦坐在主驾座上摊摊手道:“教主道君皇上实在不好意思,前面全是崎岖小道车辆不能行进;圣上和你的几个臣子只能以步当车了!”
宋徽宗大度地笑了笑,道:“感谢小师傅一路劳顿,剩下的路程我们用脚步来丈量才有意义!”
马超听宋徽宗如此讲,收回透视眼道:“陛下,我们驻足的地方叫猫儿岭,到悬观的拔仙台崖壁下是7华里路程;但上大重观去见天台老祖要上999级台阶的天梯,天梯全长300米;相当于50高楼,陛下掂量一下自己的体力能不能上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高山不怕险,只要肯登攀!”宋徽宗竟然讲出后世人惯常打嘴炮的豪言壮语来,笑了一声,道:“寡人今日要尝试一下999级天梯,倘若有道行,一定就能攀登上去;反之,只能打道回府!”
郑斯文见宋徽宗求见天台老祖的信心百倍,不禁被感动;跟在皇上后面亦步亦趋;一边走一边向拔仙壁上的悬观看去。
拔仙壁上的悬观,远望去,不过是几个黑点,黏在灰白的崖壁上,如同几粒鸟粪。
然而这却是天台老祖的杰作,道行高深者趋之若鹜的圣地。
郑斯文行至山下,仰头望去,只见那悬观果然“悬“得厉害,全凭几根木桩插入石缝,便托起了整座道观。
观中道士上下,皆踏着吱呀作响的栈道,那栈道窄得只容半只脚,偏生他们走得稳当,如履平地。
郑斯文想,大约是他们已修的半仙之体,不惧粉身碎骨之祸。
“登上去,便是半个神仙了。“领路的道士如是说,眼睛却瞟着郑斯文腰间鼓鼓的钱袋。
栈道盘旋而上,时而隐入云雾,时而突出崖外。爬到半途,已见几具白骨散落石缝,像是失足者的遗骸。
道士见郑斯文看那白骨,便道:“此皆心不诚者。“郑斯文问他何为心诚,他支吾半晌,只说心诚自然知道。
郑斯文和道士磨叽时,叹为观止地见宋徽宗、马超、李师师3人在另一侧的栈道上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