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混乱的场面中,卫申却显得格外冷静。他眉头微皱,突然,他转身对身边的护卫说道:“快去将县丞和百人将叫来,我有要事与他们商议。”护卫们领命后,迅速离去,消失在人群之中。
没过多久,护卫便带着五六个人匆匆赶了回来。卫申见状,不禁心生诧异,他紧紧地盯着这些人,只见他们个个面色凝重,身上还带着不同程度的伤痕,显然经历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护卫走到卫申面前,一脸悲戚地说道:“大人,不好了,其他人都……都没了。”他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似乎还没有从刚刚的惨状中回过神来。
卫申心头一紧,连忙追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这样?”
护卫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接着说道:“大人,贼军人数众多,而且异常凶猛,我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尽管我们奋力抵抗,百人将也只剩这几人了。”
卫申看着眼前这五六个人,只见他们每个人都伤痕累累,满脸疲惫不堪,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绝望和无助。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向这些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用手示意他们坐下。
待众人稍稍稳定情绪后,卫申低声说道:“今天的情况,诸位也都亲眼看见了。贼军人数太多,攻势太猛,像这样死守下去,恐怕是守不住的。诸位可有什么良策,能教教我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焦虑和无奈。
几个百人将面面相觑,其中一个百人将率先开口道:“贼人三面围城,而南面是滔滔江水,我们已然无路可逃。即便侥幸逃脱,又能如何呢?如今各地纷纷举事,战乱四起,这些贼人原本就是在北面无法生存的流民,我们即使逃跑,恐怕也未必能比现在好过多少。依我之见,不如死守城池,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他的这番话得到了其他几个百人将的一致认同,众人纷纷点头,表示对当前局势的看法与他相同。毕竟,面对如此困境,逃跑或投降都并非良策。
坐在一旁的县丞听后,不禁长叹一声,感慨道:“若是能有一股援军从旁侧击贼军,那么贼军必然会因腹背受敌而不得不退兵。只可惜,这方圆百里之内,又有谁会来支援我们呢?”县丞自己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不切实际,赶忙收口道:“大人,我这只是随口胡诌,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卫申见状,连忙摆手说道:“无妨,无妨。请诸位前来议事,本就是为了集思广益,大家尽可畅所欲言,不必有顾虑。”然而,尽管卫申如此鼓励,众人却依然沉默不语,似乎都在沉思应对之策。
就在这时,站在旁边的护卫突然眼睛一亮,他紧紧地盯着那些沉默不语的人,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又似乎有些顾忌,努力地憋着。卫申注意到了这个护卫的异常举动,他看到护卫那想说又不敢说的模样,心中不禁一动,于是他面带微笑,语气温和地对护卫说道:“有什么话就直说吧,都到了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好隐瞒的呢?”
听到卫申的话,护卫像是得到了鼓励一般,他快步走到卫申身边,俯下身来,凑近卫申的耳朵,低声说了几句话。卫申的脸色在瞬间发生了变化,先是露出惊喜的神色,接着又转为颓然,最后则是一脸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