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参观正式开始。
第二车间内,保尔亲自引导彼得罗夫斯基穿过焊接区、组装区、技术培训区域。一路上,彼得罗夫斯基频频点头。
“这是我们去年建立的第三个操作培训小组。”阿尔焦姆介绍,“平均每位新工人进入岗位后四十天能独立作业,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工人通过考核。”
“你们在干什么?”主席指着一条流水线上,托尔正在紧锁眉头搬着一台沉重的零件。
托尔放下零件,抬头敬礼:“报告,是小型拖拉机的发动机安装段。”
“你不是乌克兰人。”彼得罗夫斯基注意到了她的口音。
“我是日本人。”托尔大方回答,“我来为苏联工作。”
彼得罗夫斯基看向保尔:“你们接受外国同志?”
保尔坚定地回答:“只要他们认同苏维埃,愿为集体出力,不论国籍。”
彼得罗夫斯基沉默了一下,缓缓点头:“正确。”
参观结束后,一场简短而庄重的会议在厂办公楼召开。
彼得罗夫斯基坐在主位,开口说道:“今天我不仅是来参观的,也是来表达谢意。你们的工厂,是乌克兰工业化的典范,是第一批真正把五年计划变为现实的团队。”
他拿出一份红色文件袋,递给保尔:“苏维埃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第十二机械厂评为‘全乌克兰五年计划先锋单位’,并将在下月召开的全联盟代表大会上点名表彰。”
保尔接过文件,久久无言。片刻后,他站起身,语气郑重:“感谢党,感谢国家。但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成绩,是整个工厂每一位同志、每一位工人共同奋斗的结果。”
全场掌声响起,久久不息。
夜晚,厂区灯火通明。
第二车间的工人们聚在一起,拉着手风琴,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和《前进,前进,工人阶级!》。托尔在一旁烧着热茶,小林笑着递饼干,康娜早已累得趴在椅子上睡着了。
农娜站在广场中央,看着这一切,喃喃地说:“我们不是为了荣耀干活,我们是为了信仰。”
阿尔焦姆在她身旁轻轻接了一句:“但荣耀,也证明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
而保尔站在车间屋顶,看着灯光下的工厂,眼中没有倦意,只有更坚定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