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后眉头一皱:“陛下此言,妾身不敢妄答。然天下兴亡,自有其理。
隋室之亡,非一人之过,亦非一日之祸。陛下今日问起,莫非是想听妾身为隋室辩驳?”
李世民来了兴趣:“哦?萧皇后若有高见,朕愿洗耳恭听。”
萧后语气从容道:“先帝虽有过失,然其开运河、修驰道、建东都,如今陛下不都受了其利吗?
只是天意难测,民心易变,终致江山倾覆。陛下今日坐拥天下,应知治理天下之难?
岂不知妾身身在突厥营中之时,仍有唐人书信相通。”
李世民目光一凝:“此言倒是提醒了朕。朕常思,帝王之道,在于以民为本。杨广虽有雄才,却失于暴虐,终致天下大乱。
朕需以史为鉴,励精图治。突厥强盛之时,愚昧无知之人或许会有这种事,如今天下安定,既往的过错,朕又何须追问呢!”
“陛下英明。然妾身斗胆一言,陛下今日召见妾身祖孙,如此相问,是为彰显仁德,还是为警示天下?”
李世民哈哈大笑:“萧皇后果然机敏!朕召见你二人,既为彰显仁德,亦为警示天下。
朕要让天下人知道,大唐不仅以武力定天下,更要以仁德服人心。”
萧后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释然:“陛下胸怀天下,妾身佩服。隋室已亡,如今妾身与政道不过是一介草民,只求陛下能让我祖孙如寻常人平安过活,便感激不尽了。”
李世民点头,语气缓和:“萧皇后放心,今日见你,朕亦受益匪浅。
朕已为萧皇后赐下宅邸一座,仆从若干,一切用度按宫中才人标准供给,让萧皇后能够颐养天年。”
萧后轻施一礼:“陛下厚爱,妾身感激不尽。只是政道年少,未经世事,妾身想将政道带在身边,抚养他长大成人。”
李世民摇了摇头:“朕明白你的心意,但朕也有苦衷,朝中大臣亦不会赞同,还是让其单独居住为好,朕封政道为员外散骑侍郎,入朝为官。”
萧后轻叹一声:“陛下既已思虑周全,妾身便不再多言。只是政道毕竟是妾身的亲人,还望陛下能允许我祖孙见面。”
李世民语气郑重:“萧皇后所言乃是人之常情,朕既已封他为官,自会护他周全。
况且,朕向来以仁德治天下,绝不会亏待前朝遗孤。
你二人虽不居住在一处,但朕会允你们时常相见,以慰亲情。”
萧后深深一礼:“妾身谢陛下隆恩。陛下宽厚仁德,必能开创盛世,泽被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