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后,两仪殿中,李世民与众臣商议完漠南的治理细节,看着始终一言不发的李靖,李世民叹了口气。
“药师,之前的劾奏朕已查明了真相,不要将此事放在心上,既已年迈,日后便专心政事,
克明离朕而去,朕痛心万分,你可一定要保养好身子,朝廷还离不开你们这些老臣啊。”
话毕下诏加封李靖为左光禄大夫,升为右仆射,又含泪赐绢一千匹。
李靖连忙谢恩,心中也知这是打一巴掌,又给个甜枣,想起秦浩劝慰的话来,心中也是不禁感慨。
房玄龄也为老友欣慰,有些羡慕李靖这老当益壮的身体,要不是有徒儿的精心调理,自己不敢保证能活过李靖。
看着李世民几度欲言又止,李世民皱眉问道:“玄龄这是怎么了?如今与朕说话为何总是吞吞吐吐的。”
房玄龄握了握拳:“陛下,老臣想求陛下为次子遗爱赐婚,正则不日便要离京,想在临走之前为次子把婚事办了,可这孝期可能还差了些时日,臣想着,陛下......”
李世民打断道:“朕倒是愿意成人之美,不过需得等孝期过了才能操办。毕竟这是朝廷的规矩,不可轻易违背。”
“陛下,日子相差不了几日,臣的意思是婚事办完,待孝期一出,再入洞房。”
长孙无忌一听又不合规矩,刚想出口反对,一下子想到了此言差矣,反正跟老子没啥关系,算了。
魏征捋须笑道:“陛下,房杜联姻,可是好事,克明和执礼若是九泉之下,也会欣慰,
既不入洞房,便不算破了规矩,办了仪式,双方也都安心,臣觉得也并无不可。
如今大唐到处盛行改革之风,何妨一试?”
李世民看着魏征,只觉得似是哪里有了不同,张口闭口谈祖制的老家伙,如今居然也能懂得变通了。
“便依玄龄,朕晚些便下旨,便就此事,何必如此拘谨?”
“陛下,还有一事。”说完犹豫片刻琢磨着措词。
“你我多年君臣,有什么话尽管说。”
“陛下,臣以为,如今单于都护府虽已设立,但要真正教化突厥百姓,还需从根本上入手。
臣建议在治所设立一所大唐学院,专门教授草原部族的子弟,让他们知晓文化礼仪,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唐。”
李世民微微颔首,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玄龄有何具体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