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秦浩与长乐再次进宫,见长孙病情稳定了下来,算是松了口气,
李世民也落下了心头大石,仍让魏王与三省处理朝事,专心照顾长孙的身体,等着李渊的下葬之事。
十月十五,李元昌与赵节来到东宫,李承乾见汉王也义无反顾的支持自己,顿时大喜,急忙询问计策。
李元昌皱眉沉思良久,还是摇了摇头。
李承乾眼神不善:“王叔口口声声说忠心于孤,如今事态紧急,王叔何故不发一言?“
赵节也冷冷开口:”汉王回京之后,一直闲散无事,陛下对你已经心灰意冷,难不成汉王觉得自己还能东山再起吗?“
李元昌回过神来,凄然一笑:”殿下误会了,臣只是觉得有些仓促,冒然起兵几无可能成功,
况且还不知晓有多少人愿意与我等举事,需得想个妥善之法,可行之计。“
李承乾大喜,紧紧握住李元昌的大手:”有王叔与孤同举大事,出谋划策,孤心中便有了主心骨,王叔说说,那要如何才能成事?“
李元昌叹了口气:”我方才想到父皇下葬之日,可思来想去还是不行,即便成功,也失了大义。
我觉得需得外部有些事情引开陛下的注意力,我们再慢慢联络志同道合之人,殿下如今出不了宫门,臣可以代为殿下联络拉拢,
东宫左右卫率的人数虽不少,可敢担着抄家灭族的风险与殿下一心的很难估计,
需得有位军功卓着之人方能统领,候君集与李安俨必得其一。
另外我们还需得师出有名,否则没有道义的支持,顷刻间便会被剿灭。“
李承乾频频点头,感觉李元昌所言颇有道理,正期待着下面的谋略,却听李元昌长叹一声。
“唉,还是不行,这些如何能成的了事,陛下天威之下,谁敢争锋?”
赵节眉头紧皱,低头沉思,李承乾有些傻眼:“王叔,说了半天,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孤只能束手待毙不成?”
李元昌在殿中来回踱步,忽然外面传来李象开心的大喊声,心中一动,
快步来到案前喜道:“殿下,臣忽有一计,或许可行,我们共同参谋一二。”
李承乾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不迭的点头:“王叔快快道来。”赵节也满心期待。
“如今我们只有左右卫率这点人马,想学陛下玄武门之变是绝无可能成功的,臣刚刚想到了秦驸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