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徐文俊第一次真正进入古代人的书房。
范夫子私塾的书房此时在徐文俊心中不算书房,为数不多的书籍都是与科举相关,就这么摆放在书案之上,办公室的性质大于书房。
而李县令的书房内两个沉木书架一格格摆满各种书籍,墙壁上挂满篇幅不一的书画,墨迹灵动。
书房居中一古朴书案,笔架横陈,砚台墨锭,墨香幽沉。
书案旁立着一白釉画瓶,瓶身饱满,瓶颈细长,插满卷轴。
窗边一矮榻,锦缎素静,古铜香炉袅袅升腾,与窗外的桃花相映,让人心神安宁。
徐文俊脑中冒出一幅画面,一风度翩翩的文人,斜倚矮榻,窗边捧卷静读,香烟袅袅,窗外桃花幽香,好一幅「仕子捧卷图」。
可惜了此书房的主人是个大腹便便的胖子,此时徐文俊便和大胖子分坐榻上。
千字文和大学的基础知识考核自然难不倒徐文俊,记忆而已,李县令一番考核就看出徐文俊的根基打的不错。
“可有学习作诗?”
“才刚接触作诗,学习了基本的平仄押韵对仗,现在夫子正让我多背诵诗词,小子还没能力作诗。”
也是,作诗不比读书,死记硬背不行,没一定的文采底蕴加上悟性难以成诗。
李县令有些惋惜,蒙学太晚啊!
早两年蒙学的话以徐文俊的聪慧想必已经能够成诗,作诗可是神童扬名最快的方式。
基于自己的政绩考虑,李县令迫切想将徐文俊的神童之名扬出去。
“既然已经学习了平仄押韵,你夫子教过对子吧?我来考你几个对子。”
私塾教了诗词写作规则,还不能作诗之前,会对对子练练手,文人聚会也喜欢对对子较量一番。
“请您出题。”徐文俊恭敬道。
李县令张口就来。
“青山伴绿水。”
最基础的对子,徐文俊不用思考。
“翠柳依红花。”
“春风吹大地。”
“旭日照高天。”
“行,那我上点难度。”
李县令稍稍思索。
“风摇竹影千竿翠。”
“雨润荷香十里清。”
“不错啊!”
李县令见徐文俊几乎不用思考就顺利对上,夸了一句,然后视线落在书案上瞥见了文房四宝,一个对子脑海里浮现。
“篆隶楷行皆入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