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州城当时有四家比较大的布商,乌家便是其中实力最雄厚的一家,四家布商各自做着自己的生意,有遇到和屈有才生意冲突的时候,大家都有些避让的意思。
屈有才的生意做的不显山不露水,一切都相安无事,直到一年之后,突然有消息屈有才将其中一家布商王家收购了。
通过一番打听,才知道屈有才用了些手段,最后郡王府的侍卫都到场了,将王家产业强行收购,偌大一个布商如今沦为专门养蚕种桑的小地主。
一时间风声鹤唳,剩下的三家布商如乌云罩顶。
很快第二家胡家也收到了屈有才想收购他家生意的消息,门店外长期有人守候,外地来进布匹丝绸的客户也收到警告,生意一落千丈。
这胡家也硬气,拖了两年时间,反正家大业大,经得起亏损,别的产业也在赚钱。
直到布匹仓库的一场大火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胡家顶不住了还是将生意,纺织厂全部转让给了屈有才。
第三家是何家,同样屈有才找上了门,何家后台比较硬,京城有关系,一番操作下来才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
何家干脆做好布局,将布匹生意慢慢挪到外地,而江南府的生意爽快的转给了屈有才,算是三家里面损失最小的一个。
眼看着就剩最后一家乌家了,乌启明整日提心吊胆,乌倩还有一个兄长考取了功名在一小县做县丞,遇到这样的事也毫无办法。
屈有才上门直截了当的说,乌氏名下布匹生意的产业以一半的价格收购,乌氏怎会轻易就范。
乌启明想过学何家转移去外地,可没后台,尝试过了去别的府城站不住脚。
乌家发展起来也没多少年,产业都在纺织业,也没别的门路,现在只能硬扛着,同时看有没有别的门路可以做。
徐文俊全部了解后心里也做出了打算,直截了当的问道。
“若是我能帮你解决这次危机,你们乌家能付出什么?”
父女俩对视一眼,乌启明说道。
“若是独孤公能出面化解此次危机,我乌氏愿意每年拿出两成利润。”
徐文俊不置可否,继续说道。
“独孤公自然会出面,而且府衙也会出面保驾护航,以后你们都不会为这种事担心。”
父女俩心头一喜,真是独孤公和府衙都能出面肯定能抗衡郡王府,眼前这少年居然有此能耐。
乌启明立马说道。
“府衙也能出面自然要加一点,三成!”
这钱出的心甘情愿,虽然三成有点多,但度过此次危机,后面站的是独孤公和府衙,只会赚钱更多,如今江南府的纺织市场经过屈有才这么一搞,竞争对手也少了。
徐文俊再次拿出筹码。
“我手上有纺车能够提升效率,节约成本,能保证乌家是第一个用上。”
乌氏父女有些意外,对方居然懂纺车,还改良了纺车,详细问起来。
徐文俊也不需要隐瞒,这纺车没多久就会现世,给两人详细介绍了三锭纺车。
父女俩听完心里高兴,换做以前肯定是花大价钱也要拿下三锭纺车,但此时心思却没在这上面,成本多与少无需太过在意。
换了纺车节约的成本也不值得拿太多利润去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