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们,公主不出来,我们跪在这里也是无用,与其跪死在这里,不如跪在宫门前去求陛下,公主要为敌国贼子孕育子嗣,我姜国子民不答应,我们去求陛下,陛下若不听,我们就跪死撞死在宫门口!”
百姓中有人嚷嚷。
显然是有意煽风点火。
挑起民愤。
九狸握着刀,若当众杀了煽风点火之人,恐会吓到百姓,他是公主府的人,他杀人,别人会说公主残暴不仁。
九狸忍下了杀心。
百姓们纷纷往宫门口聚集。
连大臣们上朝,都是走的侧门,因为正门走不动,被百姓围堵。
朝堂上,气氛压抑。
姜武帝面色严峻。
众臣低着头,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仿佛还能听见宫门口百姓们的哀求。
“陛下,宫门外百姓跪地请命,如今姜、黎两国起了战火,公主却要为敌国王爷孕育子嗣,百姓请公主落胎,这该如何是好啊……”
大臣站出来,请示陛下。
姜武帝沉着脸,“公主的孩子,不单单是黎国的子嗣,也有我姜国一半的血脉,百姓分明是被人煽动,你们也跟着起哄!”
众臣汗颜。
“可陛下难道没听见宫外百姓的哭声吗,臣等在上京城呆了一辈子,从未见过百姓群情激愤至此的,也请陛下听听他们的声音吧。”大臣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愿不可违,民心不可逆啊,请陛下三思。”
“臣请陛下三思。”
众臣附议。
“黎国不顾婚盟,背信弃义,妄自开战,公主此时孕育黎国寒王之子,确实不妥,还请陛下顾全大局,民心向背,不可忽视啊。”
大臣苦口婆心劝道。
姜武帝头疼,“你们是要朕亲自打掉朕闺女腹中之子,那也是朕的外孙!”
众臣跪地,“请陛下顾全大局。”
朝堂之上,气氛更为凝重。
皇后在凤仪宫坐立不安,“本宫早就说过,那孩子不能留,如今可好,所有的回旋镖都落在了南栀身上。”
奈何宫门口被围堵,派人出去传个话给南栀都不行。
“娘娘,公主定会好好留在府中,您别太担心了。”嬷嬷劝慰道。
“本宫怎能不担心,姜黎两国一旦开战,南栀就会承受民众的迁怒与指责,本宫早提点过她,她偏是不听!”
皇后担忧,却又无济于事。
总不能把百姓都打一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