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大周帝国兵工厂的图纸和火药配方,他们不惜派遣大量的间谍,用尽了各种手段,千方百计地想要得到这些关键信息。
然而,大周帝国的工业区防守异常严密,许多间谍都在执行任务时被逮了个正着。
此外,他们也曾尝试用金钱收买大周帝国的军士,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关于火器的情报。
但大周帝国的军士们深知这些恐怖的火器都是经过严格编号管理的,每一把火枪、每一门鲁班巨炮都有特定的使用者,这些信息在兵部都有详细记录。
因此,那些军士们根本就不敢轻易出卖这些机密,因为一旦被发现,他们将会面临灭九族的惨祸。
在多次尝试获取大周帝国火器技术的努力失败后,周边国家的帝王们意识到,直接获取大周的火器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
于是,他们决定转变策略,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以应对大周帝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优势。
满洲帝国在与大周帝国的战斗中,曾使用过一种改良后的投石机,虽然射程和威力不及大周的火炮,但在某些特定战场上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周边国家的帝王们决定借鉴这一经验,投入大量资源对传统的投石机进行改良。
通过改进投石机的机械结构和弹射机制,使其射程能够超越大周军队的火炮。
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在大周军队的火炮射程之外发动攻击,避免直接面对大周的火力压制。
传统的投石机精度较低,难以精确打击目标。
通过引入新的瞄准系统和弹道计算,改良后的投石机可以在远距离上更准确地命中目标。
除了增加射程和精度以外,他们还对投石机的巨石进行了改良,使用更重的石弹或者在石弹上涂抹上一层煤油,发射时点燃,以增强其威力。
由于无法直接获取大周的火器技术,周边国家开始研发自己的新型武器,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弥补火器上的劣势。
一些国家开始研究火箭技术,也就是三弓床弩,弩箭头绑上浸泡过煤油的布团,试图通过火箭的远距离打击能力,来对抗大周的火炮。
虽然火箭的精度和威力可能不如火炮,但其射程和突然性可以在战场上制造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