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啊,你说的这些愿景,听起来美如画,可咱们村里人,祖祖辈辈都是土里刨食,靠老法子过日子,这突然要大变样,心里实在没底啊。” 一位中年大叔,脸上沟壑纵横,眉头拧成了个疙瘩,话语里满是疑惑与不舍。他双手抱在胸前,微微皱着眉头,眼神迷茫,仿佛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
“就是啊,科技、管理这些词,对咱们来说太遥远了。再说,真要行动起来,钱从哪儿来?这可不是天上掉馅饼的事儿!” 旁边一位大娘,穿着朴素却整洁,眼神里透着精明,却也藏不住对未知的担忧,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显得焦急万分。她的手指不停地揪着衣角,都把衣角搓出了褶皱,嘴里还小声嘟囔着:“这可怎么办呀,别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俺也知道改变不容易,可咱们不能守着老黄历过一辈子吧。” 这时,一个年轻小伙插话道,他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眼神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渴望。他往前跨了一步,胸膛微微挺起,像是在向大伙宣告决心:“咱们村有山有水,有故事有文化,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办法,让茅山涡重焕生机,让大伙的日子越过越好!”
“对,小伙子说得对!咱们不能光等风来,也得自己扬起风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爷,背微驼但精神矍铄,他的话语沉稳有力,仿佛给大伙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他拄着拐杖,缓缓站起身来,用拐杖重重地敲了敲地面:“咱们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现在轮到咱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点什么了。”
人群中的议论愈发热烈,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对未来的期许与思索。尽管担忧与顾虑依旧存在,但那份对家乡的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所有人的心紧紧相连,共同描绘着茅山涡新的蓝图。
“乡亲们,大伙听我说,咱们心里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 我笑眯眯地对大伙说道,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咱们打算请些真正有本事的专家,到村里来实地考察,为茅山涡好好诊断,制定出既实际又科学的发展方案。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是要实实在在干大事!我前几天专门去县里打听了,有几位农业专家口碑极佳,帮不少村子走上了致富路,咱们把他们请来,准没错。” 我边说边比划着,仿佛专家们已经站在了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