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乌国青石关外的军营在清晨的薄雾中渐渐苏醒,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空气中弥漫着湿冷的寒意和淡淡的柴火味。营地周围插满了旌旗,金龙图案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在低语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士兵们已经忙碌起来,脚步声、马蹄声和兵器碰撞的叮当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营地中央,守将李铁峰站在一座简易搭建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地俯瞰着下方忙碌的景象。他身披厚重的战袍,晨风吹得袍角微微摆动,腰间的长剑在微光中反射出一道冷冽的寒芒。李铁峰年约四十,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作为北乌国边军的中坚力量,他深知青石关的重要性——这里是北乌国的门户,若失守,后果不堪设想。他双手叉腰,沉声喊道:“快!粮草和箭矢立刻补充到位,后备军必须在天黑前赶到!”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传遍了整个营地。
副将赵勇匆匆跑来,抱拳行礼,气息略显急促:“将军,后备军已经从临江城出发,但山路崎岖,恐怕要到傍晚才能抵达。”李铁峰眉头微皱,转身看向身后挂在木架上的地图。地图上用红线标注着青石关、黑风岭和临江城的位置,旁边还有几处用墨点标记的小型哨所。他伸出手,指着临江城的位置,沉声道:“傍晚也行,但不能再晚了。弼麟国的动向不明,我们必须抢在他们之前完成布防。”赵勇点点头,立刻转身去传令。
在营地的兵器堆旁,年轻的士兵小李正扛着一捆长矛,步伐有些踉跄。他气喘吁吁地将长矛放下,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长长地呼出一口气。他抬头望向远处的山峦,低声对身旁的战友小张道:“听说朝廷下了死命令,咱们得守住这关口,不然全都得掉脑袋。”小张一边用磨刀石打磨着手中的长刀,一边咧嘴笑道:“怕啥,咱们有李将军坐镇,弼麟国那帮家伙想攻进来,没那么容易!”他手上的动作不停,磨刀石与刀刃摩擦发出刺耳的“嚓嚓”声。小李被他的乐观感染,点了点头,目光渐渐坚定起来:“对,咱们拼了命也得守住!”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眼中都燃起了一丝斗志。
不远处,军医老张带着几个学徒在帐篷里忙着整理草药和绷带。他一边检查药箱里的存货,一边对身边的学徒小王叮嘱道:“战争一打起来,伤员肯定少不了。你把这些止血草多备点,别到时候不够用。”小王是个瘦小的少年,闻言认真地点点头:“师傅,我这就去库房再拿些。”说完,他转身跑向旁边的储物帐篷。老张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抬头望向帐篷外雾蒙蒙的山峦,心中暗想:希望这场仗别拖太久,弟兄们能少受点苦。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营地入口传来,扬起一片尘土。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在李铁峰面前,喘着粗气报告道:“将军,黑风岭方向发现敌军踪迹,约有千人规模,像是先锋部队!”李铁峰脸色一沉,眉头紧锁:“千人?看来弼麟国已经开始试探了。”他转头看向赵勇,果断下令:“立刻召集斥候队,去黑风岭探查清楚,速去速回!”赵勇抱拳应道:“是!”随即转身跑向马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