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利亚姆接到了硅峰发来的《通知》,邀请他去参加1051号斜杠研讨会。斜杠研讨会是硅峰中一种特殊的跨界沟通与合作撮合机制,经常不定期召开,因为场次太多且内容太杂糅,会议大多只有编号没有名称。每次参加斜杠研讨会的人数不多,通常大约十到二十人,都是来自不同研究专题或行业的人,并不限于硅峰范围内,参加者都是为了寻找跨行业合作者而来的。会上一般有三个阶段,首先会安排三到五个主题发言,然后就进入自由讨论阶段,随后是分组交流与深入沟通。
接到这个通知的利亚姆兴奋了起来,心中的烦闷瞬间少了一半,因为每当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只要参加了斜杠研讨会,都会在会上遇到帮助他解决困难的贵人。他能走到今天,斜杠研讨会功不可没。而且在硅峰当中,不是仅仅他一个人有这种感觉,几乎所有他认识的人都有这种感觉——每当遇到困顿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一次斜杠研讨会让他们走出困境,就好像是上帝安排的一样,也许这里确实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其实,这就是“亦知(Known Too)”人工智能系统在半颅人社会中构建的一种合作高效撮合算法,当然被撮合的半颅人并不知其所以然,能感受到的只有难以言状的神奇。
第二天,利亚姆按照通知提前来到了硅峰的第二十号共享会议室,这里是专门用来召开斜杠研讨会的多个会议室之一,其间既没有排椅、课桌和讲坛,也没有小型研讨会中常见的环形会议桌,取而代之的是会议室里像棋盘一般放置着一些小圆桌,每个小圆桌周边围放着四把咖啡椅,每个桌上放着四个装在标有“已消毒”的聚乳酸密封袋中的AR眼镜。利亚姆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戴上AR眼镜。颌骨耳机里传来声音,感谢使用硅峰 AR眼镜,现在进行视网膜识别,如您不同意,请在5秒钟内摘下眼镜。利亚姆已经无数次用过这个眼镜了,当然不会拒绝。很快,耳机里传来亲切的问候:“您好,利亚姆!”
此时AR眼镜显示,会议室已经来了18人,另外还有线上参会的5人。利亚姆抬头望去,他的视线每停留在一个人身上,眼镜就会显示这个人的姓名和身份,不论他当时是否带着眼镜。其实,还有一个人隐身潜水在这个会议当中,只是没有人能看到,他就是硅峰的主人罗伯特。罗伯特非常得意通过“亦知(Known Too)”打造了这种量身定制的沟通方式。他一有时间就会来暗中“列席”斜杠研讨会,在这里他会找到一种自己正在重构一个世界的快乐感,一种创新和灵动的存在感,一种接近上帝的控制感,这些感觉是其他的事情无法带给他的。
突然,大家的眼前同时出现了一位和蔼可亲的帅哥:“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以及其他各性别的朋友,上午好!欢迎光临硅峰第1051号斜杠研讨会,我是本次会议主持人硅森(Guisen)。会议现在正式开始。”
现在,从视觉和声音上已经分不清这位主持人是人类的一员还是个AI虚拟人物(注意这里说的AI人,不是 “a” 一个i人,他的个性很e),但参加过斜杠研讨会的人都确信他一定是个AI人,因为没有一个肉身真人能达到如此水平的博学和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