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八,寅时三刻,安仁坊内已灯火通明。
晨露凝于檐角,在青石板上洇开深色的痕迹,一滴,又一滴,如同更漏计数着吉时的临近。
坊间槐柳扶疏,枝叶间缀满童子们系上的红绸,在微醺的晨风中轻轻摇曳,宛若天边初现的朝霞跌落凡尘。
陆昭阳端坐于檀木妆台前,铜镜映出她略施粉黛的面容。
镜中女子眉若远山含黛,唇似樱桃点朱,平日里清冷的目光此刻却漾着微波。
柳烟手持象牙玉梳,正为她梳理如瀑青丝,梳齿滑过发丝,几根不听话的发丝便俏皮地翘了起来。
"一梳梳到尾。"柳烟轻声念着,指尖温柔地抚过发梢,"二梳白发齐眉..."她的声音忽然哽咽,忙用袖角拭了拭眼角。
铜镜里,陆昭阳看见师姐眼中闪烁的泪光,自己的指尖也不自觉地蜷缩起来,攥紧了嫁衣袖口繁复的鸾鸟纹,那些繁复的纹路硌得掌心微微发疼。
门外传来三声轻叩,陆寻的声音透过雕花门扉传来,比平日多了几分沙哑:"烟儿,吉时将至。"
柳烟急急应了声,手上动作却愈发轻柔。她将陆昭阳的青丝绾成时兴的惊鹄髻,插上金累丝嵌宝花凤钗。
那钗头垂下的珍珠流苏随着动作轻晃,在烛火中划出一道道银光,映得铜镜里光影交错,恍若梦境。
"师姐..."陆昭阳望着镜中盛装的女子,觉得那描金敷粉的容颜如此陌生。
她下意识抬手想触碰镜面,却在半途被柳烟温暖的手掌包裹。
"别怕。"柳烟将绣金却扇递到她手中,指尖在她掌心轻轻一按,"拿着这个,待会儿许大人作完却扇诗才能放下。"
她的目光在陆昭阳脸上流连,俯身在她耳边轻语:"今日的昭阳,比曲江池畔的秋海棠还要娇艳三分。"
院外忽闻鼓乐喧天,笙箫声中夹杂着孩童清脆的笑闹。
杜安小跑进来,激动得幞头都歪了几分:"迎亲队伍已到坊门!许大人骑着照夜白,那马鞍上镶的瑟瑟石晃得人眼花..."
朱雀大街上,许延年身着绛红织锦婚袍,金线暗纹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宛如流动的星河。
他骑着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马鬃上系着的红绸随风飘扬,宛如跳动的火焰。
许义捧着刚猎来的双雁走在最前,那对鸿雁羽毛上还沾着山间的晨露,不时发出清越的鸣叫,引得道旁孩童纷纷踮脚张望。
"吉时到——"礼官高唱,声音穿透晨雾。
安仁坊门前早已围满观礼的百姓。
有妇人抱着孩童指着马背上的新郎官:"瞧那许大人,真如画上走下来的谪仙!"
孩童伸手去抓飘落的花瓣,咯咯笑着将花瓣塞入口中,又被母亲急忙取出,引得周围人哄笑。
许延年翻身下马,在众人瞩目中走向院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