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琐的外部检查流程,在延斯向旁边正忙于现场笔录的汉娜比划了一个OK手势后,终于宣告结束。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汉娜在表格上做完标记后,忍不住询问道。
“叶片、轮毂、塔架、基础螺栓……这些组件都完好无损。显然,中国团队在飞车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就采取了恰当且合理的应对措施,这才避免了更大的悲剧。”
延斯这番看似称赞的话语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意味,这让旁听的马文斌心中升起一股不悦。
趁着延斯继续向汉娜汇报工作的间隙,马文斌将麦麦提悄悄拉到一旁,边吐出心中不快,边提出了自己的疑惑:“这卖钩子的洋鬼子,说话趾高气扬个球子!不过话说回来,他们检查了这么久,究竟有没有看出什么名堂?”
“差一点。”回想起方才的紧张时刻,麦麦提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振动传感器和纸带记录仪的数据我没法篡改,他们确实从中发现了一些异常,但还好,光凭这些数据,他们并不能证明我们做了什么手脚。”
“那就好。”马文斌听到这,也暗暗松了口气。
当然,倘若他亲眼见证了刚才那一幕,恐怕就不会如此轻松了。
外部检查结束后,紧接着便是风电机内部的系统功能测试,这也正是考验麦麦提动手脚成效的关键环节。
起初,延斯在检查叶片和轮毂时,并不曾留意内部系统的受损情况。
然而,当真到进入这一步时,他才发现电机系统的受损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几乎已经是到了要完全更换三大核心部件的地步。
这般如此惨烈的受损情况,基本不可能发生在全新风机之上,如此,导致飞车事故发生的原因就显得十分扑朔迷离。
这一次,就连汉娜也开始对麦麦提产生了怀疑。
或许是为此而防备,又或许是为了避免泄露核心机密,在交流时,他们果断放弃使用中英文,全程都在使用丹麦语进行“加密对话”。
尽管麦麦提很努力地去试图理解他们的对话,可还是碍于语言不熟练,而错过了许多关键信息。
但通过观察他们准备的工具与手上的动作,麦麦提还是能够看出他们在做什么,基于此再去推测他们的交谈内容就变得容易许多。
“延斯现在正在用‘机械加速度计’,检测齿轮的震动频率,分析齿轮磨损情况——他在抱怨我们不懂技术,肯定是乱操作导致的飞车,他还说这三件套估计都要全部更换了。”
麦麦提一点点将他们的对话内容及动作意图逐步翻译给身旁的马文斌,由于他说得很小心,加之周围环境嘈杂的遮掩,丹麦人几乎没有察觉到他们这细微的举动。
正当延斯将机械加速度计稳妥收好之际,他们突然不约而同且毫无预兆地停下了手中的作业。
“坏了,洋鬼子们怎么停下来了?!”
马文斌低声惊呼,连带着麦麦提也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心中暗自惊惶——延斯他们不会是发现了他们动的手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