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麦提重新回到会议室,推开门的动作风风火火,众人还在窃窃私语,谢世齐看了他一眼。
麦麦提没有坐下,直接把那摞资料放在桌上,摊开第一页,语气比刚才更稳,也更决绝:
“我不否认我们没钱,也不否认孤网问题确实卡脖子,但我认为,技术方向不能只靠‘等’。我们不是没选项,我们只是把某些路提前否了——现在,我想请大家重看这几项。”
他把手伸向桌上的几页纸,逐项解释:
“第一,风电制氢——现在成本确实高,但我们只做试验点,不铺开。
设备我们可以和中科院那边的氢燃料组对接,调一套二手电解槽过来,先测制氢效率,测完就能写进‘风氢耦合’的报告,拿国科委那笔补贴。”
“第二,风电+冷链。农牧厅不是正在做‘肉牛进城’吗?我们先在村头建个风冷站,用旧风电塔做骨架,冷库设备我们有存货,搞起来,能立刻试运行。年底报告一写,三类示范工程资金能挂上。”
“第三,替代柴油机组。这个我们不用花一分钱造设备,直接把现有无法上网的电输到牧区,替他们发电的柴油发票一交,我们报销电价,一年能省几十万,而且能和生态环保那边联动。”
他讲得越说越快,气氛也从凝滞逐渐转向专注。
有几位技术组的人已经默默翻起资料。
谢世齐没说话,只是盯着麦麦提看了几秒,然后缓缓开口:
“你想用这些项目,救眼下这口气?”
“不是救气。”麦麦提摇头,声音清晰坚定,“是续命。”
他顿了顿,又说:
“风机国产化我们也不放下,那是根本,但它是慢火,是长线。”
“眼前要的是一把柴、半桶油——让公司不至于熄火。”
“我们得两条腿走路。”
他扫视全场:“我们一直在谈风从哪儿来,却忘了问:这片风,除了能发电,它还能干嘛?”
会议室一片沉默,但这次,不是沉闷,而是思索。
就在这片沉默中,马文斌缓缓开口:“我支持。”
随后更多支持的声音冒出。
谢世齐见状,沉默了片刻,手指轻轻敲着桌面上的项目书。
“项目本身……我不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