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有人喊:“谁踩我脚了!”
旁边也有人喊:“谁踩了我的脚!”
又有人喊:“谁又踩我的脚!”
有人听得不耐烦,隔着空气怼了一句:“谁没事踩你们那大脚!”
引得周围人都哄堂大笑,老人、孩子,男人、女人,他们都笑,笑南疆已经投降,笑他们大齐又一次恢复太平了,笑他们又可以继续过安生日子了。
赵琳再看时,已经可以听见远处的马蹄声了。
只见叶西洲一身铁甲,比那日千里奔袭回侯府时,还要冷上三分,大概是在警惕周围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吧。
随着大军慢慢往前推进,赵琳也逐渐看清了整个队伍。
他们是以叶西洲为首,靖安侯为辅,身后跟着许多立功的武将,再后面是一群年轻的小将,叶西洲的弟弟叶西安也在其中,最后面的,是靖安侯夫人的马车。
因着老靖安侯的规矩,全家无论男女,都要守在防线上,有本事的女子就上战杀敌,没本事的女子就在家打理内宅。
现在的靖安侯夫人,介于有本事和没本事之间,既能上阵杀敌,也能打理靖安侯府的内宅。
此次歼灭南疆与匪寇,靖安侯夫人同样是功不可没,只是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才选择了坐马车,而不是和靖安侯一道骑马。
赵琳盯着那辆马车由远及近,不由自主的又往前走了一步,马车内的人似有所感,冲着赵琳这边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紧紧盯住。
马车内的丫鬟问她怎么了,她说:“看见我妹妹了。”
丫鬟正要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她却迅速收回了视线,如果有见过平阳侯夫人的人在这,会发现马车内的靖安侯夫人,和平阳侯夫人长得一模一样。
赵琳看着马车在自己面前走过,又及远,这才慢慢收回了视线。
一旁的掌柜见状,问道:“夫人可是看见靖远侯夫人了,听说她此次也在封赏之列。”
赵琳淡淡的“嗯”了一声,说:“你下去忙吧,先给我上几道点心,免得一会儿大军过去,客人们都要留下吃饭,你来不及安排。”
“是,属下这就去。”
赵琳挥了挥手,掌柜的立刻就退下出去了,之后,又亲自给赵琳送过来几道迎客居的招牌点心,贴心的帮赵琳带上了门,便没再上来打扰。
赵琳看着长安街上的大军,次第有序,连绵不绝,简直一眼望不到头。
这些兵士跟在靖安侯夫人,也就是赵琳她四姐的马车后面,据说,是这次剿灭南疆的主力军。
但在赵琳看来,这好像并不是全部,出征南疆的兵马足有三十万,这看着怎么也没有十万。
只消一瞬,赵琳便想明白了。
一是打仗有所消耗,没有那么多人活着了,二是都来了上京,上京也装不下。
再有就是,并非所有的将士,都是住在京城的,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在回京的途中归家了。
除非是功劳特别显着,否则没有跟来上京的,但即便是他们功劳不显,不能有劳天子亲自赏赐,功劳也都被叶西洲这个主将嘉奖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