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琳看着这个有几分面熟的晚辈,一时想起了她那位已经去世的姑父曹叡,那是一个和她祖父一样的,好人。
可惜的是,一个遇见赵琳的祖母,一个遇见赵琳的姑母,最后都白瞎。
——
赵琳的姑父曹叡,当年任江南地方漕运史,家境富庶,人品优秀,按赵家当时的门第,是无论如何也要差一点的。
可曹姑父就是对赵琳的姑母一见钟情,说是非卿不娶,就这样,赵琳的姑母不仅高嫁,还得了一个体贴的好夫君,但她自己却不怎么珍惜。
曹姑父在过五十大寿时突然去世,虽然外头报的是突然暴毙,可去给曹姑父奔丧的赵三哥回来说:“看姑父面容,像是被气急攻心而死。”
只这一句话,就让赵琳兄弟姐妹对这个姑母,最后一丝情分也没了。
当年,赵琳的姑母回娘家,每回都说她因为要拿东西接济娘家,受了夫君和婆母不少白眼。
可事实是,东西是曹姑父让带回来的,她的婆母也从没给她立过规矩,白眼和冷待是发现她人前人后两副面孔,且心肠颇为歹毒。
为此,曹姑父一生都没有纳妾,曹姑父的母亲还特意看着,不让儿子的房里有任何的妾室通房,就是为了避免无辜的姑娘送命,还平白坏了他们曹氏的家风。
赵琳当时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别提多震惊了,后来更是知道,她的祖父之所以一生未曾纳妾,也是因为这个理由。
因为赵琳的祖母太过狠毒跋扈,赵琳的祖父不想有无辜的女子在后宅送命,也不想有无辜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嫡母苛待,所以干脆就守着一个人过日子。
赵琳不知道是该赞扬祖父和姑父的人品,还是该哀叹女子这一生的不幸,为了一丝真情和利益,需要把自己变得恶毒不堪才可以。
赵琳仿若觉得天塌了一样,她特地写信去问外祖母,问外祖父为何一生都未曾纳妾,难道也是因为同样的理由吗?
所幸,在那段忐忑不安的等待里,赵琳等来了不一样的答案。
人活一世,唯前程与真心,不可辜负,唯赤诚与热烈,不可丢弃,唯正直与良善,不可违背。
父母,兄弟,姐妹,夫妻,都可以不要,但本心不行,人不能做有愧于心的事,否则夜里会睡不着。
赵琳在接到她外祖母的这封回信后,原本还懵懂幼稚的人,仿佛突然间就长大了。
再去和人交际的时候,她好像能一下子就看到人的内心,这让赵琳觉得非常苦恼,感觉人世间再没有了一丝真诚。
可即便这样苦恼,她也再没去找她的祖父谈过心,也再没记过曹姑父的恩。
赵琳把这事说给好友听的时候,好友直骂她白眼狼,还说:“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赵琳听完,顿时就蔫了吧唧的,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分不清楚,那也分不清楚,活着好累。
但赵琳还是决定听好友的,要记着曹姑父雪中送炭的恩。
毕竟她父亲快养不起家的时候,曹姑父确实给了许多帮助,也从没在乎过“双生子不祥”的流言,还夸他们都长得好看,也和赵琳他们的祖父是忘年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