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影评人在体验后写道:“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场数字革命。当我在元宇宙中化身主角,与古代侠客并肩作战时,那种震撼远超想象。星宁正在重新定义‘观看’的意义。”数据显示,首批元宇宙电影票在预售阶段就被抢购一空,单张票价炒至原价的20倍。
文化输出:科技赋能的文明叙事
沈知意更深远的布局在于文化传播。机械臂将台湾传统戏曲、闽南文化元素融入量子特效,打造出《梨园量子劫》等融合之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用全息投影技术复原失传的文物,拍摄纪录片《文明的量子密码》。这些作品通过星宁的全球量子网络传播,上线首周播放量突破50亿次。
“我们要用科技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沈知意在全球发布会上说道,机械臂投射出未来规划:在纽约、伦敦等地建设量子影视基地,培养国际化的科技影视人才;开发“演员脑机训练系统”,通过AI模拟大师表演,加速新人成长。
未来影院:科技与艺术的终极融合
当夜幕降临,阿台园区大厦的外墙化作巨型量子屏幕,循环播放着合作电影的精彩片段。沈知意站在90层的观景台,看着下方熙熙攘攘的影视从业者——编剧与AI共同创作剧本,机械臂为演员调整动作捕捉设备,量子特效师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奇幻场景。
“这只是开始。”她对着全息通讯器说道,机械臂自动展开“星影2.0计划”:研发可植入式观影芯片,实现“思维观影”;与NASA合作,在空间站拍摄首部太空电影。而在这场由科技驱动的影视革命中,星宁集团正以绝对的技术优势,引领人类进入光影艺术的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