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年3月15日正午,春日的阳光洒在杭城蜿蜒的河道上,沈知意驾驶着黑色奥迪车缓缓驶入城西科创大走廊。车载导航提示前方即将抵达目的地——一片占地千亩的待开发地块,远处青山如黛,与城市天际线相映成趣。她握着方向盘的手微微收紧,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这里,即将成为她布局未来人居的新战场。
地产集团的高管团队早已在临时搭建的会议室等候。巨大的电子屏上,20期55层建筑群的3D模型缓缓旋转,150平至300平的户型图不断切换。“沈总,这地段毗邻阿里云谷和之江实验室,按市场价,每平至少要卖到8万!”市场总监眉头紧皱,“现在50万就能拿下70年使用权,这定价……”
沈知意轻点遥控器,画面切换成区域发展规划图:“各位,看看这里。”她的指尖划过屏幕上的地铁线路、商业综合体和教育医疗配套,“传统地产追求短期暴利,而我们要的是可持续的价值增长。这套房子表面售价低,实则是把未来30年的发展红利提前让利给购房者。”
会议室的门突然被推开,身着干练西装的堂妹——现任杭城市长匆匆赶来。她接过沈知意递来的方案,目光扫过关键数据:“姐姐的眼光还是这么犀利。市政府规划的‘未来科技城2.0’就在隔壁,这里的房子一旦建成,将成为承接高端人才的核心枢纽。”她转向众人,语气坚定:“我代表市政府承诺,将在交通、教育、产业政策上全力支持。”
沈知意示意技术人员调出收益模拟系统:“大家看,这套150平的房子,光伏板年收益可达6万,无土栽培系统产出价值3万。更重要的是,随着周边产业升级,租金会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她在屏幕上划出一条陡峭的收益曲线,“十年回本,二十年收益翻十倍,这不是纸上谈兵。”
地产老板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质疑:“初期利润太薄,资金回笼太慢。”沈知意却笑着打开手机,展示贵州项目的实时数据:“三年前,我们在贵州也面临同样的质疑。现在呢?那些犹豫的同行还在啃老旧楼盘的存量市场,我们的智能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