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人,您可要快快好起来,大唐还需要您的辅佐。”李承乾关切地说道,声音中饱含着真诚与急切。
杜如晦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声音虚弱而沙哑:“太子殿下如此关怀,老臣定当尽力。”
在与杜如晦的交谈中,李承乾请教了许多治国理政的经验。他那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杜如晦深受感动。
“太子殿下,治国当以民为本,时刻关注百姓的疾苦,方能得民心。百姓乃国之根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杜如晦声音虚弱,却句句发自肺腑。
“那杜大人,如何才能做到广纳贤才,为朝廷所用呢?”李承乾问道。
“殿下,用人当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只要有真才实学,皆可为朝廷效力。且要善于识别贤才,不为表象所迷惑。”杜如晦耐心地解答着。
“那在军事方面,又当如何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呢?”李承乾继续追问。
“军事重在谋略与将士齐心,战前需精心谋划,战时要果敢决断,同时要厚待将士,方能令其为国家奋勇杀敌。”杜如晦一一传授。
李承乾将杜如晦的教诲牢记心中,频频点头。
回宫之后,李承乾即刻前往太极殿见过李世民。
“阿耶,儿臣今日探望杜大人,受益匪浅。”李承乾说道。
李世民微笑着问道:“哦?那你都学到了些什么?”
李承乾恭恭敬敬地回答:“杜大人教导儿臣,治国以民为本,用人唯才是举,军事需谋略与齐心。儿臣深知,作为未来的君主,必须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中,广纳天下贤才,重视军事,方能使大唐繁荣昌盛,不受外敌侵扰。”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吾儿能有此领悟,甚好。但治国之道,远非如此简单,还需不断学习与实践。治国需平衡各方利益,处理好内政外交,不可偏废一方。”
李承乾坚定地说道:“儿臣明白,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阿耶的期望。”
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承乾,大唐的未来就寄托在你身上,你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不断进取,为天下苍生谋福祉。切不可懈怠,需时刻保持警醒。”
李承乾郑重地应道:“儿臣定当铭记阿耶的教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父子俩的对话在太极殿中回荡,充满了对大唐未来的憧憬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