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气氛仿若凝固,凝重而压抑,似有千钧重担压在众人心头。
李承乾挺身而出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认为,我们可以先在北方边境增设驻军,同时观察西突厥动向。”
“诸位爱卿,关于在北方边境增设驻军以防突厥入侵一事,大家有何高见?”李世民稳坐龙椅之上,扫视着下方的诸位大臣。其声沉稳有力,于朝堂之上悠悠回荡,恰似一块巨石轰然投入平静无波的湖面,瞬间激起层层叠叠的涟漪。
大臣们相互对视,交头接耳,议论之声此起彼伏。有的紧皱眉头,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如长孙无忌;有的轻轻摇头,显然不太认同,像房玄龄;还有的与身旁之人低声交流,互换着各自的看法,比如魏征。
一位大臣王珪当即反驳道:“太子殿下,驻军所需耗费极为巨大,如今国库尚不充盈,恐怕难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开支。我们不能仅仅着眼于边境的安全,而全然不顾国家的财政状况。倘若因驻军之事致使国库空虚,那必将给国家带来更为严峻的危机。”这位大臣言辞之中满是忧虑,其观点亦代表了一部分人的顾虑。
李承乾从容回应道:“正因当前局势如此,我们才更应当未雨绸缪。若等到突厥大军压境之时,再行应对,已然为时过晚。我们万不可等到敌人兵临城下才想起抵抗,如此只会令我们陷入极度被动之境。况且驻军之事并非一蹴而就,可逐步递增,同时在当地推行屯田之策,以此减轻军费负担。屯田之举能够让士兵们自行耕种,实现自给自足,从而降低对国库的依赖程度。如此一来,既能确保边境的安全稳固,又能够有效缓解财政压力。”李承乾思路清晰明了,其对策既充分考量了边境的安全需求,又兼顾了国家的财政现状,着实令人不得不钦佩他的智慧与谋略。
另一位大臣杜如晦则说道:“太子殿下,屯田之策固然不错,然而北方土地贫瘠,收成着实难以保障。我们切不可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屯田之上,倘若收成欠佳,士兵们依旧会面临饥饿之困境。而且北方气候恶劣,耕种条件异常艰苦,实在难以确保屯田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这位大臣话语中充满了疑虑,他的担忧亦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