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九年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渊在宫中溘然长逝,享年七十一岁。这一噩耗传来,仿佛晴天霹雳,让整个大唐都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李世民虽倾尽宫中秘方,那些太医们也竭尽全力,却终究未能留住李渊的生命。
李承乾得知皇爷爷离世的消息时,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犹如遭受了晴天霹雳。瞬间,泪水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而下,“怎么会这样?皇爷爷……”他双腿一软,瘫坐在地,脑海中不断闪过与皇爷爷相处的那些温馨画面。心中的痛楚如潮水般汹涌澎湃,“皇爷爷,您怎么就丢下承乾走了……”
宗正寺内,气氛凝重而悲伤,仿佛空气都凝固了一般。宗正寺卿李孝恭面容沉重,眉头紧锁,眼中满是哀伤。他手中紧握着毛笔,蘸满墨汁,那毛笔仿佛有千斤重。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正准备书写告丧文书。
“高祖皇帝驾崩,此乃国之悲痛,务必将这一噩耗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各方。”李孝恭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无尽的悲痛,仿佛每一个字都饱含着沉重的哀伤。
“是,大人!”下属们齐声应道,声音中也充满了悲戚。那声音在寂静的宗正寺内回荡,更增添了几分悲凉。
告丧文书迅速发出,如同悲伤的飞鸟,飞向大唐的每一个角落。那文书仿佛带着无尽的哀伤,让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为之动容。
随后便是入殓,李渊的遗体被安置在精心打造的灵柩中。那灵柩犹如一座神圣的殿堂,承载着高祖皇帝的尊严与荣耀。灵柩被停放在太极宫,周围摆满了鲜花和祭品。烛光摇曳,香烟袅袅,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对高祖皇帝的思念与敬仰。
停灵的七日里,李世民因过度悲痛而无心朝政。他整日守在灵柩旁,神情呆滞,眼中只有对父亲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哀伤。“父亲,您走得如此突然,儿臣还有许多话未曾与您说。那些曾经一起征战的岁月,那些您给予的教诲,儿臣都铭记在心。”泪水不时滑落,滴落在冰冷的地面,仿佛在诉说着李世民心中的悲痛。
李承乾、李恪、李泰、李佑、李愔、李恽、李贞等皇子公主们也都守在一旁,悲声不断。那哭声仿佛要穿透云霄,让天地都为之动容。
李泰满脸泪痕,那泪水仿佛断了线的珠子,不断滚落。“皇爷爷,您总是夸我聪明好学,可我还没来得及让您看到我更大的成就。”他的声音颤抖着,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悲痛。
李恪紧握着拳头,那拳头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都发泄出来。“皇祖父,孙儿定当奋发图强,不负您的期望。”他的眼神坚定,仿佛在向皇祖父立下誓言。
长乐公主双眼红肿,声音哽咽,那哽咽的声音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都倾诉出来。“皇祖父,您最疼我了,以后再也听不到您的关怀了。”她的泪水不断滑落,滴落在地上,仿佛在诉说着她心中的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