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州那和暖轻柔的微风与明媚灿烂的暖阳中,数日后的一个清晨,李承乾怀着对民情的深切牵挂,毅然决然地决定微服私访,渴望亲身去触摸这片土地的真实脉搏,倾听它的深沉呼唤。裴行俭和郭孝恪如忠诚的影子般紧紧伴随在他左右,而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太子六率则如同隐匿于黑暗之中的忠诚卫士,悄无声息却又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分散在四周,守护着他们的太子殿下。
他们踏入了一家热闹非凡、充满活力的集市,这里好似一幅绚丽多彩、生动鲜活的盛世画卷。摊位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如同璀璨繁星,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似汹涌澎湃的潮水,喧闹声、讨价还价声交织融合成一曲激昂繁荣的交响乐。李承乾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探索的光芒,兴致勃勃、满心欢喜地穿梭于各个摊位之间。
他信步走进一家布店,店内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布料仿佛天边那绚烂迷人的晚霞,美得令人心醉神迷。李承乾面带和煦如春风的微笑,彬彬有礼地问道:“店家,营生之途可顺畅否?”
店主抬眼一瞧,见他气质高贵不凡,虽衣着朴素却依然难掩与生俱来的尊贵之气,当下丝毫不敢懈怠,连忙堆满讨好的笑容,毕恭毕敬地回道:“托大唐的福,还算能维持生计,只是税收若能再轻些,小的便能多赚些银钱,日子也能过得更加宽裕啦。”
李承乾默默将这番话铭记在心中,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继续前行。
没走几步,他们又来到一家酒肆。酒肆内热闹非凡,几位文人正围坐一桌,激情四溢、高谈阔论,言辞激昂地探讨着西州的发展前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李承乾在一旁静静聆听,心中对西州的未来规划渐渐有了更为清晰明确的轮廓。
离开酒肆,他们在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的大街小巷中缓缓前行。一位精神矍铄、目光炯炯的老者见到李承乾,赶忙恭敬地行礼说道:“殿下,如今的日子可比从前好过多啦,咱老百姓心里都对朝廷的恩德充满了感激。只是希望这税收能再减轻些,让大伙的手头能更宽裕些,日子能更有盼头。”
李承乾微笑着回应:“老人家,您的话孤都记在心里了,定会仔细斟酌考量,定不辜负百姓的期望。”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条狭窄却充满温馨烟火气息的小巷。巷子深处,一家铁匠铺里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打铁声。李承乾走进铺子,炽热的炉火映红了他那充满好奇与关切的面庞。
“师傅,您这技艺可曾惊艳四方?”李承乾饶有兴致地问道。
铁匠师傅停下手中繁忙的活计,擦了擦额头如雨般滚落的汗水,自豪地咧嘴笑道:“公子,咱这手艺在西州那可是数一数二的,就这打造的农具,坚固耐用,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抢着要呢!”
李承乾点了点头,目光中透着由衷的关切,接着问道:“那您这营生可如意?”
铁匠师傅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无奈与期许:“还算过得去,只是这赋税若能再轻些,小的便能多攒些钱,也好给娃娶个媳妇,成个家,过上更安稳的日子。”
李承乾神色凝重,将这些话语深深地牢牢记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