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储君> 第109章 谋划高句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章 谋划高句丽(1 / 2)

李世民带着长孙皇后,还有四妃随着四子魏王李泰离开长安前往洛阳的那一日,长安城外,阳光温煦地洒落在广袤无垠的大地上,微风轻柔地拂过,却未能吹散那凝重且略带伤感的氛围。送行的队伍浩浩荡荡,旌旗在风中烈烈飘扬。

李承乾身着绣有金龙的华丽皇袍,身姿挺拔,然而眼中却难掩不舍与牵挂。他快步走到李世民的马前,声音微微颤抖:“阿耶,此去洛阳,路途迢迢,您定要多给孩儿写信。”李世民骑在那匹雄健的骏马上,俯视着儿子,脸上绽放出如春日暖阳般温暖的笑容:“吾儿放心,朕定会日日书写,让你知晓朕与你阿娘的近况。”

李承乾转过头,目光深情地看向长孙皇后,眼中的关切恰似潺潺流水:“阿娘,一路上舟车劳顿,您务必要多多保重身体。”长孙皇后轻移莲步,走近儿子,伸出玉手轻轻抚摸着李承乾的脸庞,笑靥如花地说道:“皇儿莫忧,为娘自会当心。你在长安,身负重任,也要照顾好自己,切不可过度劳累。”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转向李泰,神色郑重且充满期待:“四弟,这一路上,父母的安危就托付于你了。你要时刻陪伴在侧,细心照料,每三日飞鸽传书,让为兄能够安心。”李泰神色坚毅,拱手行礼,信誓旦旦地应道:“兄长放心,小弟必不辱使命,定会护得父母周全。”

随后,李世民轻挥马鞭,骏马嘶鸣,队伍缓缓启程。李承乾久久伫立在原地,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直至那身影消失在天际的尽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眷恋与坚定,仿佛要将这离别之景深深地铭刻在心底。

李世民一行离开后,长安的太极宫也迎来了修缮的时刻。太极宫的殿宇尽管前些年经过改造,但岁月的侵蚀仍使其显得有些陈旧。李承乾望着这座承载着无数回忆的宫殿,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用自己小金库积攒的钱财进行大规模的修缮,只为了等父母归来时能够住得更加舒适惬意。

李承乾住进了宏伟壮丽的大明宫,而李象作为太子则入住了庄重肃穆的东宫。这一日,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如金丝般洒落在宫殿内的地面上,映出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李承乾与皇后苏氏正坐在殿内,轻声商议着选太子妃之事。

皇后苏氏身着一袭淡紫色的华服,端庄秀丽,她微微蹙着眉头,语气轻柔却带着一丝忧虑:“陛下,太子妃的人选实乃关乎大唐未来的重大要事,需谨慎再谨慎,务必寻得一位品行端正、贤良淑德,且能辅佐太子成就大业的女子。妾身这几日也在心中细细思量,觉得卢氏之女卢清婉倒是不错。此女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且性情温婉。”

李承乾手抚下巴,微微摇头,说道:“卢氏之女虽好,但朕听闻她身体娇弱,恐怕难以承受宫廷生活的繁琐。朕倒是觉得郑氏之女郑嘉怡可堪考虑,郑氏家族世代忠良,此女又聪慧机敏,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皇后苏氏轻轻抿了抿嘴唇,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所言也有道理,只是这郑嘉怡性格稍显活泼,不知能否在宫中沉稳行事。”

李承乾微微皱眉,说道:“活泼些未必是坏事,或许能为东宫增添几分生气。再者,若加以悉心教导,想必能成大器。”

皇后苏氏点了点头,又道:“那王氏之女王悦如也不可忽视,此女容貌出众,才情颇高,且家族在朝中颇有威望。”

李承乾沉默片刻,说道:“王氏之女虽各方面俱佳,但王氏家族势力过大,恐日后会对东宫产生过多影响。”

皇后苏氏轻叹了一口气,说道:“陛下顾虑周全,只是这人选着实难以抉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