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正值即将对吐蕃用兵的紧要关头,大朝会上气氛凝重肃穆。安西大都护裴行俭回朝述职,身着规整官服,神情庄重地呈上精心撰写的奏本,言辞恳切郑重:“陛下,西域之地,对我大唐而言,战略意义非凡,实乃关乎全局的关键要地。如今,西域诸部局势错综复杂,其一举一动皆需密切关注,如此方能防范腹背受敌之险。臣以为,朝廷应即刻选派一位德高望重的安抚使大臣,前往西域诸部巡查抚慰。明面上,可犒赏驻守边疆的官兵,让他们安心为大唐效力,增强对朝廷的忠诚;同时安抚各部,赐予各部首领丰厚赏赐,收揽人心,使其诚心归附大唐。暗地里,则要探查那些心怀不轨、蠢蠢欲动之人的异心。臣认为此举至关重要,恳请陛下圣裁。”
李承乾仔细阅读奏本后,微微点头,神色凝重却透着决然,说道:“甚好!朕便封裴行俭兼任西域安抚使,几日后颁布圣旨,你即可启程。”
随后,李承乾移步至宏伟庄严的宣政殿,准备召开内阁会议商讨西巡事宜。宣政殿内,阳光透过雕花窗棂,丝丝缕缕洒落在殿中的金砖上,映照出一片璀璨金黄,为这场即将展开的重要议题增添了几分庄重神圣的氛围。李承乾高坐御座,身姿挺拔,神色凝重而坚毅,目光深邃而笃定,仿佛已然预见此次西行将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下方,内阁成员于志宁、张行成、张玄素、韩瑗、来济、李百药、杜正伦,以及太子李象和东宫属官刘仁轨、郝处俊、李敬玄、薛元超、裴炎、郭待举、郭正一、魏玄同等人,皆身着朝服,头戴乌纱,恭敬而立,神情肃穆,整个场面庄严肃穆,弥漫着凝重的气息。
裴行俭的奏本静静放置在案前,李承乾再次伸手翻阅,目光在奏本上缓缓移动,时而停顿思索,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权衡与考量。良久,他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环视众人,声音沉稳有力地说道:“裴行俭所奏之事,诸位爱卿想必已然知晓。西域的安定统一,对我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日召集诸位,便是想听听大家对此事的见解,诸位但说无妨。”
于志宁听闻,率先出列,他步伐稳健,身姿挺直,拱手行礼后,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裴将军所言极是。西域地域广阔,诸部混杂,风俗各异,人心向背难以捉摸。若不加以详细考察,一旦发生变故,恐生内忧外患。因此,派遣安抚使巡查,实乃明智之举,可防患于未然,确保我大唐边境安稳。”言罢,他微微皱眉,眼中满是对国事的忧虑。
张行成紧接着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态度恭谨地说道:“陛下,臣以为此次巡查,不仅要犒赏驻边官兵,更需对西域各部恩威并施,方能使其真心归服,忠心依附。唯有如此,方可长久保障西域的安定,使其成为我大唐稳固的边疆。”他言辞恳切,每一句都饱含着对大唐江山社稷的深切关怀。
张玄素也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安抚使此行责任重大,务必谨慎挑选合适人选。此人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能够从细微之处察觉端倪,方可不辱使命,圆满完成此次安抚巡查的重任。”他目光坚定地望着李承乾,言辞间尽显对此次西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