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62小说网>历史小说>大唐储君> 第1章 朝堂论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章 朝堂论策(1 / 2)

大明宫的宣政殿之上,清晨的阳光宛如金色的丝线,透过那精雕细琢的窗棂,丝丝缕缕地倾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之内。

李承乾身着华丽且不失庄重的龙袍,稳稳端坐在那高高在上的龙椅之上。他的内阁要员于志宁、张行成等人,坐于两旁。众大臣共议吐蕃局势,认为其内部矛盾重重,是大唐开疆拓土的良机。

于志宁率先迈出一步,出列朝堂。他身着深青色的官服,那颜色宛如深沉的夜幕,彰显着稳重与深沉,声如洪钟般说道:“陛下,如今吐蕃国内局势错综复杂,恰似一团乱麻,令人堪忧。其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异常,宛如汹涌澎湃的惊涛骇浪,永不停息。贵族们为了争夺权柄与利益,彼此之间明争暗斗,手段层出不穷,无所不用其极。皇室内部亦是纷争不断,各方势力相互倾轧,使得整个国家陷入分崩离析之态,社会动荡不安,犹如狂风中的落叶,四处飘零,毫无依托。如此混乱之局,实乃我大唐开疆拓土、成就伟业的绝佳时机,万不可错失啊!”言罢,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望向李承乾。

张行成立刻紧接着上前一步,他身着绛紫色的朝服,神情严肃,说道:“陛下,不仅如此。吐蕃社会矛盾已然激化到了极点,恰似一座蓄势待发、即将喷发的火山,危险一触即发。其奴隶制度犹如沉重的枷锁,无情地束缚着广大平民与奴隶,使他们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生活苦不堪言。近年来,大规模的奴隶起义如燎原之火,此起彼伏,迅速蔓延至吐蕃各地。这些起义不仅极大地削弱了吐蕃的军事力量,更使得其社会秩序彻底崩溃,陷入了无尽的动荡与混乱深渊之中。”

张玄素轻抚胡须,神态从容淡定,宛如一位历经世事、看透风云变幻的智者。他微微眯起双眼,缓缓说道:“再者,宗教纷争亦是吐蕃国内难以拔除的毒瘤。苯教与佛教之间的冲突,犹如两头狂怒的猛兽,相互厮咬,互不相让。这使得吐蕃思想领域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民众人心惶惶,无所适从。尤其是朗达玛的灭佛之举,更是如同点燃了火药桶,引发了佛教徒的强烈反抗。此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分裂,如同在本就脆弱的国家肌体上划开了一道深深的裂痕,难以愈合。”

韩瑗拱手行礼,神色自信且坚定,说道:“陛下,我大唐在吐蕃边境的驻军,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在恶劣的环境中摸爬滚打,早已锻炼出钢铁般的意志。他们不仅适应了高原那稀薄的空气和寒冷的气候,更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士气高昂,宛如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锐不可当。加之红景天这一神奇草药的助力,将士们体力充沛,战斗力倍增,如虎添翼。如今,依臣之见,可采用逐步蚕食之策略,如同温水煮青蛙,徐徐图之,逐步深入吐蕃核心地区,令其防不胜防,在不知不觉中落入我大唐的掌控之中。”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大唐军队的信心与自豪,仿佛已然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来济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深思,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可派遣一批训练有素、机智聪慧的密探潜入吐蕃境内。他们需如同黑夜中的幽灵,行动隐秘,巧妙地利用吐蕃内部的重重矛盾,如煽风点火一般,使其根基动摇,内部混乱不堪。让他们在敌人的心脏地带搅动风云,制造混乱,为我大唐的进军创造有利条件,待时机成熟,便可一举破敌。”他的话语条理清晰,每一句都透露出对局势的精准把握和对策略的深思熟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