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在司徒王允的府邸中,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今天早朝忤逆董卓被贬为庶民的杨彪,黄琬,荀爽三人以及其他还忠诚于大汉的大臣们都坐在主席的王允对面,眼中尽是愤懑与无奈。
“王司徒,董卓已决定迁都长安,我等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汉这最后的根基被一步步撼动。”酒过三巡,放下手里的杯子,杨彪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凉。
听到杨彪的丧气话,王允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三位大人不必灰心,董卓虽手握重兵,但并非无懈可击。”
黄琬端起酒碗一饮而尽,他叹了口气道:“王司徒,董卓如今已掌控朝堂,手下还有吕布相助,况且他还切断了我们和陛下的沟通渠道,这种种劣势之下我们又能如何?”
“董卓老贼虽强,但他也并非无敌,如今我已经找到了此贼的破绽,只要等待时机便能做到一击致命!”
闻言荀爽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王司徒的意思是......”
王允压低声音,缓缓说道:“董卓虽掌控朝堂,兵多将广,但他因虎牢关大败与吕布之间已有嫌隙。只要我们能够挑拨离间,让吕布与董卓反目,就可借吕布之手除掉董卓!”
听王允自信的语气,杨彪,黄琬,荀爽三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希望。
“王司徒此计虽妙,但吕布乃董卓义子,此事天下皆知,那吕布又岂会如此不智,轻易与董卓反目?”杨彪低声问道。
听杨彪询问计划,王允眼中闪过一丝不舍与狠厉:“吕布虽为董卓义子,但他野心勃勃,岂会甘心久居人下?只要我等以荣华美色稍加挑拨,便可让他与董卓反目成仇!总之本司徒自有计划,三位大人就不必担忧了。”
王允的语气坚定而有力,如黑暗中的一道曙光,让在场的众人重新燃起了希望。杨彪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作为汉室老臣,他们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助王允一臂之力,拯救大汉朝廷于危难之中。
“既然如此,那我们便依王大人的计划行事。只是此事风险极大,稍有不慎,您恐怕会万劫不复啊!”黄琬再次提醒,语气中满是担忧。
王允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毅:“为了大汉江山,我等义不容辞!即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杨彪沉声道:“王司徒,我等虽被贬为庶民,但心中仍念着大汉的社稷。若能助你一臂之力,我杨氏愿赴汤蹈火,绝不退缩!”
荀爽也补充道:“董卓老贼残暴不仁,天下百姓皆苦其久矣。若能除掉此贼,即便我等身死,也无愧于大汉,无愧于天下苍生!我颍川荀氏也必须添一把火!”
王允点了点头,心中也是对这三位忠臣充满了敬意。
就这样,几人又是在密室畅聊了许久才依依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