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战停息,边境的战火暂熄,南翔国百废待兴,国计民生成了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武家荣登基为南翔女皇的那一刻,整个王朝迎来了崭新的曙光。这位英姿飒爽的女中豪杰,以雷霆之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国变革。
启元一年八月十日,在御花园的紫藤架下,她召集了十六郡州的农学、地理和气象大家数十名,共同研究南翔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气候环境等因素,还有统计各地的矿产资源,植被物种,药材,粮食及其特产的种类等等,并编撰成册,发放给各地州府衙门,根据各地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农业,养殖业,商业贸易,水利工程,制造业等等,成为治国之永久良策。
女皇武家荣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兴农令》。武家荣发现这个时代的农业生产力低下,犁地,除草,种植都非常原始,武家荣根据这个时代的特点,亲自参与改良农具的设计。她亲手绘制了一张曲辕犁图纸,下令工部连夜赶制数千柄曲辕犁,分发各地试用,曲辕犁的图纸也复制数千张,分发给各地的木匠,铁匠等手工制造的艺人,自己加工制造曲辕犁,一时间,全国上下耕种的生产力提高了数倍,若干年后,曲辕犁被民间供奉在农神庙中,成为万民敬仰的圣物。
武家荣还设计出了绿色能源的水车,她在空间系统研究了水车的构造和原理,设计出在各大河流上使用的水车,让河两岸的田地,在干旱的情况下得到了灌溉,农业产出提高了许多,保证了田产不受自然干旱的影响,农民们对武家荣感恩戴德,塑造了女皇塑像,建立女皇庙,逢年过节都去祭拜,奉若神明。
农业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女皇下令在每州设立"劝农使",这些身着绛色官服的官员们奔走于田间地头,推广新式轮作制度。
在富饶的兰禹平原,金黄的稻浪翻滚如海;在干旱的西北边陲,新开凿的坎儿井滋润着万亩良田。每逢春耕时节,女皇必亲执耒耜,在皇庄举行隆重的"亲耕礼"。她现场演示种植从空间系统购置的各种非这个时代的粮食作物,蔬菜等的种植方法,比如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种植办法,西红柿的育种等方法,并把种子发放给适宜种植的地区试种,让农产量增大好几倍,还实现一年多收几茬的粮食,蔬菜等作物,农业得到了飞速发展,老百姓仓廪实而知礼节,全国上下民风淳朴,南翔国真正成为礼仪之邦。
养殖业的革新同样令人瞩目。皇家牧场里,来自西塞国的汗血宝马与本地良种杂交培育,诞生了日行千里的"飞云驹"。武家荣当初买的雌马烈焰,还有先皇赏赐的公马小黑,都是千里马,武家荣在外征战的这几年,已经产马五六匹,都是日行千里的骏马,武家荣把这些马匹利用起来,繁殖南翔国的战马,已经有了规模,现在的南翔国,真是兵强马壮,傲视群雄。在太湖之滨,女皇设立的"渔桑司"发明了分层养殖法,让鱼塘产量翻了整整三倍。最令人称奇的是岭南的"蜜库工程",千万只蜜蜂在精心设计的蜂巢中酿造琼浆,晶莹的蜂蜜通过新修的官道源源不断运往皇城,盘丝县的丝绸和刺绣,已经名满天下,是各国富豪,贵族和皇室的心头好,南翔国的大部分农户,都能穿上丝绸的衣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