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春闱,注定不同寻常。
十年一次的大考,向来是朝廷最为重视的科举考试。往年的春闱,不过是寻常取士,但每逢十年,朝廷都会大开科举之门,广招天下英才。
这一次,更是特殊。
自开科取士以来,还从未有过如此盛况。单是报名参考的举子,就多达八千余人,几乎是往年的三倍。光是准备考卷的纸张,就用去了三万余张上等宣纸。
为了这次春闱,朝廷特意扩建了贡院,新增了十六个号舍,还在原有的基础上加盖了三进院落。光是准备工作,就耗时三个月。
更重要的是,这次主考官的规格也前所未有的高。
除了礼部侍郎李云章、翰林院首席大学士张怀瑾外,朝廷还特意从各地调来了十二位知名大儒担任考官。其中不乏一些隐居山林的老学究,都被朝廷以重礼请出,就是为了确保这次取士的公平公正。
甚至连皇帝都破例接见了主考官们,特意叮嘱:"天下英才,尽在此举。诸位爱卿务必秉公执考,为朝廷选贤举能!"
朝野上下都在议论,这次春闱必定会出现不少惊才绝艳之辈。
尤其是前些日子文庙异象的传闻,更是让这次春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听说了吗?这次连江南第一书院的诸葛玄青都来了。"
"可不是嘛,北方赵家的赵明德也来了。"
"国子监的郭闻、皇家书院的南宫智禹,哪个不是赫赫有名的天才?"
"最重要的是,那个引动文庙异象的神秘人物,据说也在这次的考生之中......"
整个御京城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中。
茶馆酒肆中,谈论最多的就是这次春闱可能出现的天才。各种传闻满天飞,甚至有人说,这次春闱说不定会出现百年难遇的奇才。
而今天饭堂中发生的异象,无疑给这次春闱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两个考生,六幅楹联,引动天地异象。
这样的事情,在春闱历史上还从未有过!
难道......这次真的会出现惊世骇俗的天才?
两天后的春闱,或许能给出答案。
但不管怎样,这注定是一次载入史册的大考!
饭堂的异象虽然散去,但这件事却在考生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你们说,那个蓬头垢面的少年到底是谁?"
"不知道,从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