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时分,萧玉辰将铁钩之事暂且放在心底,转身回了学堂。
一进学堂,他便察觉到今日的学生又少了几个。原本就不多的十几个学生,此刻竟只剩下七八人。几个孩子正歪歪斜斜地坐在那里,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小声说笑,见他进来,这才勉强坐直了身子。
"李教谕,可知那几个孩子为何没来?"萧玉辰走到正在整理书简的李文明身边,低声问道。
李文明抬起那张憔悴的脸,苦笑道:"回先生的话,这在我们安西城,再寻常不过了。这些孩子大多家境贫寒,有时要帮衬家里生计,便会缺课。有些干脆就不来了。"
"那他们的父母就不管吗?"
"唉......"李文明叹了口气,"在这安西城,能让孩子来上学的,已经算是开明的了。大多数人家,都觉得读书无用。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早些学门手艺,或是跟着父母做生意。"
他顿了顿,又压低声音道:"更何况,这些日子城里不太平。那些江湖人士、胡商走卒,三天两头就要闹出些事端来。做父母的,自然更担心孩子的安危。"
萧玉辰若有所思。他想起早上在铁匠铺看到的情形,那些忙碌的学徒,确实大多都是十三四岁的少年。在这个年纪,中原的孩子还在读书习字,这里的孩子却已经开始学习谋生的手艺了。
"不过......"李文明突然压低声音,"萧先生,我听说最近有些人在暗中宣扬什么'天命已失'的说法。那些不来上学的孩子中,有几个就是受了这些话的影响。"
萧玉辰心中一动:"此话何解?"
"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李文明左右看了看,"只是听说,有人在说什么'文道已衰',读书习字都是无用之功。甚至还说,这大疆朝气数已尽,迟早要改朝换代......"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说得太多,连忙住口:"萧先生别往心里去。这些都是些市井流言,不足为信。"
萧玉辰点点头,没有再问。但他心中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这些流言,分明就是那些前朝余孽在暗中散布的。他们不仅要从武力上颠覆大疆,更要从根基上动摇人心。
而这小小的学堂,竟成了他们蛊惑人心的第一道战场。
"李教谕,这些缺课的学生,可有他们的住处?"萧玉辰合上书册,沉声问道。
李文明闻言一愣,随即露出为难之色:"萧先生是想去家访?这......"
"有什么不妥吗?"
"实不相瞒,"李文明搓着手道,"这些孩子的父母都很固执。前些年我也曾上门劝说,却都碰了钉子。尤其是张三那一家,他爹是个脾气暴躁的车夫,上次差点没把我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