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指挥中心,盯着屏幕上外星精英部队逼近的航线,眉头拧成了疙瘩。虽说有作战计划,但这么强的对手,我心里实在没底。
林悦萱轻步走到我身旁,柔声道:“云峰,别太愁啦,咱们准备得挺充分了。”
我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嗯,只能尽力而为。光有作战计划不够,得赶紧建更强大的地球防御体系。”
这时,赵虎风风火火跑进来:“老大,科学家都在会议室等你呢!”
我拍了拍他肩膀:“走,跟他们好好商量商量。”
走进会议室,几十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围坐一圈,气氛严肃又紧张。我扫了一圈,开口道:“各位,外星精英部队马上就到,得尽快建套有效的地球防御体系,有想法尽管说。”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科学家率先发言:“梁先生,我觉得可以在地球周围布多层能量护盾,就像给地球穿层铠甲。”
我摸着下巴思索:“能量护盾是个好办法,但咱目前技术,能扛多久高强度攻击?”
另一位年轻科学家站起来:“梁先生,用核聚变技术给护盾供能,能大大延长维持时间。”
我眼睛一亮:“这想法不错,但核聚变技术小型化和稳定性有问题,短时间能解决吗?”
老科学家推推眼镜:“时间紧,和外星盟友合作,借鉴技术能加快研发。”
我点头赞同:“行,这事你负责,尽快联系外星盟友。”
这时,一位女科学家举手:“梁先生,除了护盾,还能在地球轨道布大量防空卫星,配高能激光武器提前拦截。”
我赞许地看着她:“这建议好,能提前打击敌人,减轻地球防御压力。不过卫星数量和分布得好好规划。”
女科学家自信满满:“没问题,我和团队按敌军航线和攻击模式定最佳方案。”
接着,科学家们又提了不少建议,像建地下掩体、研发电磁脉冲武器等。我认真听着,不时提问提意见。
一番激烈讨论后,我们初步确定了地球防御体系框架。我起身,目光坚定:“各位,时间紧,得争分夺秒。现在开始分工合作,尽快完成防御体系建设。”
科学家们纷纷点头,眼神满是坚定。散会后,我跟着几位科学家去实验室,看能量护盾和防空卫星研发进展。
能量护盾实验室里,科研人员围着大仪器忙活着。我上前问一位技术人员:“咋样了?和外星盟友合作有进展不?”
技术人员擦擦汗:“梁先生,联系上了,他们愿提供关键技术。我们正消化吸收,争取尽快用上。”
我鼓励道:“加油,抓紧时间,加快进度。”
离开护盾实验室,我们来到防空卫星实验室。这里摆满卫星模型和零部件,工作人员正紧张组装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