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坐落在云雾缭绕的山谷之中,茅屋依山而建。老妪枯瘦如柴,双眼浑浊,却在见到阿七的第一眼便泪流满面。
“你长得真像她……尤其是眼睛,倔强得很。”
她颤巍巍地从床底拖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后,里面是一块黑玉片,表面刻满细密纹路,形如波浪。
“这是‘钟谱?破’篇。”老妪说,“你母亲说,唯有至亲血脉以血激活,方可奏出破音,瓦解镇妄钟的共振频率。但她也警告我,一旦奏响,必将引来杀身之祸。”
阿七将手指割破,鲜血滴落在玉片之上。
刹那间,玉片发出微弱青光,一道极其细微的音律自其中逸出,如同初春冰裂,又似晨露坠叶。那声音虽轻,却直击灵魂深处,令人不由自主想要呐喊、想要倾诉、想要撕开所有伪装。
她懂了。
这就是“辨惑笛”的源头,也是镇妄钟唯一惧怕的声音??**真实之音**。
她带着玉片返回京城,立即召集群臣召开御前会议。当她在大殿中央奏响那段旋律时,所有听到的人都怔住了。几位曾参与“顺心课”编纂的官员当场痛哭流涕,跪地忏悔自己曾亲手删改史书、诬陷忠良。
沈昭明当场下令,全国范围内取缔一切未经备案的心理干预课程,严禁药物控制民众心智。同时设立“问心巡检使”,由阿七统领,拥有直达天听之权,可随时审查任何机构或个人是否存在思想压制行为。
然而,风暴并未平息。
半月之后,京城突发奇案:三名支持“言论自由”的年轻学子在家中离奇死亡,死状相同??耳道出血,面部扭曲,似是在极度恐惧中听见了什么可怕的声音。
法医查验发现,他们枕下均藏有一张薄纸,纸上画着一个圆形符号,中间竖着一根线,下方写着四个小字:“听从即安”。
阿七一眼认出,那是徐氏内部传承的“静音图腾”。
凶手在挑衅。
她在死者房间布下监听阵,用辨惑笛模拟真实之音作为诱饵。七日后,一只信鸽悄然飞入院中,脚上绑着一枚微型陶哨。
陶哨吹响时,竟与镇妄钟残存频率完全一致!
“他们在重建控音体系。”慧觉法师沉声道,“这一次,他们不再依赖大型钟器,而是将摄心调微型化,通过日常物品传播??铃铛、笛子、甚至瓷器上的花纹,都能成为武器。”
阿七闭目思索良久,忽然睁开眼:“他们需要载体,也需要传播节点。一定有某个中心机构在统筹这一切。”
她下令彻查近五年所有涉及音律、药材、心理训导的民间团体。结果令人震惊:全国竟有四十七个看似无关的组织,背后资金链最终都指向同一人??礼部右侍郎周文渊。
此人表面清廉刚正,实则乃徐景和关门弟子,二十年来隐忍不发,借科举入仕,步步高升,如今已掌握教育与礼仪大权。
更可怕的是,他在宫中主持修订《新乐典》,计划将“安和调”定为国家官方背景音乐,每日早晚在市集、学堂、军营播放,潜移默化影响民众情绪。
阿七带兵包围其府邸时,周文渊正在地下室调试一台青铜装置??形似缩小版镇妄钟,通体镶嵌十二颗共鸣石,命名为“谐心仪”。
“你们永远不懂。”他笑着看向阿七,眼中竟无恨意,只有怜悯,“混乱才是最大的暴政。人们不需要真相,他们只需要安宁。我所做的一切,是为了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
“轻松到连痛苦都不敢说了吗?”阿七冷冷道,“轻松到连追问一句‘为什么’都要被惩罚了吗?”
她下令将其押入问心司受审,并销毁所有谐心仪原型。与此同时,启动“火种计划”:在全国各地建立“思辨学堂”,由幸存者后代授课,讲述静语寺之火、归心岭之钟、母亲之死……让每一代人都记住,沉默不是美德,提问才是勇气。
一年后,第一期学堂结业典礼上,百名孩童齐声朗诵《问心录》终章:
>“我不怕听见不同的声音,
>因为我知道,那是思想在生长。
>我不怕说出自己的疑惑,
>因为我相信,真理经得起叩问。
>若有一天世界再次陷入寂静,
>请记住我的名字,
>让我成为第一个打破沉默的人。”
台下,阿七静静伫立,手中握着母亲留下的黑玉片。
远处山巅,童问钟第五次响起。
咚??铛??鼓??
三音和鸣,穿越风雨。
而在北方荒原的一座废弃矿场里,一个戴着斗笠的身影正蹲在地上,用炭笔在墙上写下一行字:
“钟虽毁,音未绝。归流不死,秩序长存。”
他抬起头,露出半张被火焰灼伤的脸,嘴角勾起一抹诡异的笑。
黑暗,从来不会真正退场。
它只是学会了伪装。